我特别能理解她的心情,因为我之前也是这样,一到气头上手就不由自主伸出去了。
有一天中午吃完饭,大宝非要吃糖,因为上午已经吃过糖,而且他有两颗蛀牙了,我很强硬地说今天不能吃了,他就开始耍赖皮,要他睡午觉也不干,就是一个劲的吵着闹着要吃糖。
我还抱着二宝在喂奶,吵得我实在头疼,就一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他愣了一下,大概从来没见妈妈这么凶过,然后哇的一声哭起来了,我赶紧又把他抱在怀里安慰起来。
自从生了二宝,对大宝的态度确实有时候不够好,忙不过来的时候总是容易心烦气躁,我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但又不知如何改变,直到在读书会听到樊登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茅塞顿开。
- 没有暴力,只有呵护的环境最有利于孩子的发育
幼儿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体罚所引起的压力环境,会导致孩子大脑中与学习有关的神经感应器失灵。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大脑的发育早期,遭受过忽略和压力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紧张、焦虑和恐惧。
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幼儿时期,孩子所体验到的爱和安全感的强度对他大脑的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早期情感联系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意义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是核心因素。
家长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虽然没有家长会故意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不过打孩子的父母却可能在无意中造成这种后果。
想想看,为什么伤害动物叫虐待,伤害成年人叫殴打,而伤害孩子叫做管教呢?
- 打孩子会损害孩子的学习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打孩子会降低孩子的智商,而平静和安定的状态是最利于大脑学习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比普通的同龄人更具有暴力和犯罪倾向。这些孩子成年之后更容易焦虑,不合群,甚至经济收入和事业层次更低。
- 打孩子就是教他们使用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父母总是用暴力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学到,暴力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他也会把这样的方式用在其他人身上。
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父母由于管束不了孩子而采取暴力手段,只会养出一个不幸福还具有攻击性的孩子。
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龙应台
解决方案:
1、先弄清楚自己的“心结”在哪里,确保不会把自身的问题和压力趁机发泄到孩子身上。
2、如果你发现自己火气太大而无法冷静教育孩子,就找个地方先“降降温”。
3、经常和孩子沟通你的想法和感受。
4、关注并包容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设定限度。
5、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6、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承诺过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7、如果孩子做到了言而有信,就要给他鼓励。
8、给孩子提供一段“反思的时间”或是“冷静的时间”,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和他一起聊聊他刚才的行为,并问他下一次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9、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办法——有时候孩子可能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需要你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