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个手机,竟玩出了脑梗!
最近,浙江就有这样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假期疯狂玩手机,连续几小时一动不动,结果出现了手抖、头晕、身体不听使唤等症状,去医院后确诊为右侧小脑急性梗死。
对此,医生表示这很可能与他原本有颈椎病,并且玩手机时间过长有关。
无独有偶。此前,媒体还报道过一个9岁的男孩,因为玩手机不运动而患上静脉血栓。
身为家长,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心总是又惊又忧。目前,手机不离手的情况正呈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沉迷于此,不可自拔。
事实上,手机玩得太多,对孩子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除了导致脑梗、血栓等疾病之外,还有一系列我们意想不到的危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玩手机停不下来?
这是病,得治!
沉迷手机的孩子有多可怕?
此前,国内某求助访谈类节目中曾经来过一位心力交瘁的妈妈。她来自四川,因为自己15岁的儿子沉迷手机,屡次劝阻无效之下,不得已上了电视。
据这位妈妈透露,她儿子为了玩手机,甚至对着自己又打又骂。她提到了一个细节——
有一次,因为阻止了儿子玩手机,这个少年竟抄起粗粗的木棍朝她手臂上狠狠打去。木棍断了,于是狂暴的男孩又抄起第二根继续打……
这个场景,让人不寒而栗。无法想象,因为一个手机,这个孩子居然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下得了如此狠手!
类似的新闻其实屡见不鲜。比如,广州曾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公共场合情绪激动地向着妈妈飞踹,原因仅仅是妈妈不让他玩手机。
可以说,手机已俨然已成为很多青少年的精神鸦片,一旦脱离就魂不守舍、焦虑暴躁。由此,孩子不仅精神状态大打折扣,学习成绩也将直线下降。
很多研究均表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会破坏学习氛围,让孩子注意力分散,最终影响学业。”
戒不掉的手机,宛如一个潜伏的杀手,正在一点一点毁掉孩子的未来。
而其实,孩子玩手机停不下来,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为上瘾,并且更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危害更大。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中指出:行为上瘾和正常的吃、喝、注射或摄入特定物质无关,而是指“个体无法抵挡的一种短期内可解决深刻心理需求,长期而言却会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
它将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包括了:
?改变大脑正常结构,使其萎缩、功能退化,基因表达异常;
?反应迟钝、情绪麻木,更易失眠;
?罹患焦虑症、抑郁症、狂躁症等心理疾病的概率激增;自杀自残情况增多;
?语言、运动、社交等能力发展延迟……
也就是说,孩子沉迷手机其实正是一种病,得治!
戒不掉的手机,
家长越阻止,孩子越沉迷
为了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家长们可谓操碎了心。
可往往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大概率依然无动于衷。
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不得不采取强制而激烈的手段。但,这样就管用了吗?
前段时间,杭州一个17岁的男孩在留下纸条后离家出走,急坏了他的家人。而导火索正是因为他的父亲批评他一直玩手机,生气骂他不上进没出息。
在手机问题上,我们的态度越强硬,孩子就越坚持。真的好无奈!
为此,有家长开始寻求外界的帮助,想到了把孩子送到戒网瘾机构接受治疗。
然而,和亲子关系的崩塌相比,这么做的结果可能更加糟糕,甚至将会导致悲剧一场。
近年来,全国不少戒网瘾机构均被爆出虐待学员的情况。比如2019年,一名18岁的高中生在被送入合肥一所戒网瘾学校后仅仅两天,就不幸死亡。
经调查发现,他生前曾遭到学校教官“关禁闭”,期间被铐住双手,不让休息、限制进食和饮水,还被殴打。
谁能想到,本以为是能让孩子斩断网瘾、崭新蜕变的希望之地,实际上却是充斥着暴力和绝望的地狱?
眼看着手机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把我们的孩子牢牢困在其中,越陷越深。
网外,心急如焚的父母们束手无策,焦虑而迷茫。
当孩子沉迷手机时,
这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那么,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沉迷手机时,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有个词叫做“堵不如疏”,养育方面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孩子玩手机也不例外。
正如心理学上的“南风效应”。与“打骂”、“恐吓”、“严禁”等冷酷严苛的教育方法相比,充满爱和温暖的正向引导,往往更加有效。
具体来说,面对那个手机上瘾、玩物丧志的孩子,下面几条建议家长不妨可以参考:
1. 以尊重为前提,试着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喜好
儿童文学家萧萍曾分享过自己真实的经历:
此前,因为自己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刚上初中的儿子也跟着去美国做了一年的插班生。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加上文化差异被孤立,儿子一度迷上了网游,试图在游戏中寻找“解脱”,缓解焦虑。
发现之后,萧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非但没有阻拦,还陪儿子一起打游戏。
那段时间,她成为了儿子玩游戏的最佳拍档,帮忙设定闹钟,准时收集游戏金币,一起研究攻略……母子俩配合默契,乐在其中。
她说:“当一个孩子陷入游戏,与其剑拔弩张地对峙、监视,家长不如放下权威做他的‘玩伴’。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敞开心扉,你才有可能了解他玩游戏背后的真实原因,也更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自尊和自律。”
果然,儿子在适应了新环境后,很快就被精彩的校园生活所吸引,再也没有沉迷过网游。后来,他还成功被剑桥大学录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霸。
萧萍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为人父母,唯有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看清孩子沉迷手机的根本原因;
也唯有首先去尊重和接纳孩子的爱好,才有机会真正走进他们心里,从而给予孩子积极有效的引导。
2. 为孩子分析利弊,同时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乒乓球女皇邓亚萍在某次采访时透露过,她的儿子林瀚铭有段时间热衷网游,为了玩手机没少和她讨价还价,还提出想走电竞职业路线。
为此,邓亚萍也无比担忧。可她接下来的做法却出人意料。
她没有一味批评儿子、制止他玩游戏。相反的,她在客观评估过儿子打游戏的水平后,主动带儿子去考察了国内的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训练营,并仔细了解了专业电竞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和作息。
之后,她真诚地告诉儿子:“电竞运动员一天要高强度训练12小时,并且职业生涯仅在18-23岁左右。如果能够坚持,就答应送你去进行培训。但必须记住,任何一件事,玩是玩,职业是没有退路的。”
结合妈妈的分析,加上一番真实体验之后,林瀚铭主动放弃了当电竞运动员的想法,痴迷手机游戏的念头也慢慢淡了。
邓亚萍的这番“神操作劝退”,瞬间冲上热搜,受到很多网友的好评。
如实分析利弊,同时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敢于放手的背后,传递的是信任和期待。
这,正是“教练型家长”的养育智慧。
3. 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不可否认,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各类游戏太有吸引力,连很多大人都欲罢不能,更何况是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儿童呢?
这时候,家长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
去年,安徽有一位爸爸,在40岁的年龄再战高考,只为给自己叛逆的儿子树立一个榜样。
原来,这位爸爸13岁的儿子痴迷玩手机,不好好学习。他教育时却被孩子质疑没资格,还被反问:“你不也没考上大学?”
为此,他下定决心,要以实际行动言传身教。
政协委员赵金云曾说:“整天刷手机的家长,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娃。”
只有当父母主动放下手机,才会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正面的影响。
毕竟,教育的真谛,就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一个不放弃进步的家长,才能带动孩子一起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