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老子《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意为在当时治理一个“国”的时候,方法很重要。这种大事情做起来就像是烹饪一些新鲜的小食材一样,需要注意刀工、火候、调味等各种方面,最终才能获取最美味的食物。
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思想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也依旧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人们提供启示。
其实循着老子的想法,我们不妨发现一种思路:无论再大的事情,将其进行解构之后,也不过是各种需要侧重注意的方面;而只要按部就班地仔细应对各个步骤,最终事情都能够成功。
同样在家庭教育领域当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家长感觉管孩子似乎太难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交织在一起,自己精力有限,难以全部顾及,尤其是遭遇子女青春期的时候。你越管,孩子越“叛逆”?李玫瑾教授认为不教而善才是最好的教育。
李玫瑾:育儿方法不对等同于伤害
李玫瑾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之后长期任教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门从事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对于代际关系、家庭矛盾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
李玫瑾教授认为,毫无疑问家庭的风气、父母的性格以及一家人相处的模式会十分深刻地影响在这个家庭当中成长起来的子女,甚至子女在成年之后的性格会特别生动地映射出家庭氛围以及成长经历。
所以教育方式毫无疑问就是父母和家庭对于子女影响最大的手段,当家长发现自己对子女的说教、批评甚至是深刻谈话都难以奏效,或者是产生反作用的时候,为什么你越管,孩子越“叛逆”?那是因为你做错了这一点,忽视孩子的合理诉求,过度压制他的主体性。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落实这种不教而善的观念呢?李玫瑾教授认为有这些路径。
1.“端平”多子女家庭中的“一碗水”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家中拥有多个子女的情况已经愈发常见了。
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假如想要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取得一些成果,至少不让多个子女都感到不适,那么最应该考虑、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统一对多个子女的教育理念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家庭处于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之中。
随着子女年纪的增长,总会意识到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是怎样的,而当不同性格的子女发觉自己在父母眼中其实是存在差异的时候,势必会产生各种消极的态度,进而变得逆反,甚至对父母产生恨意。那么此时一切的教导和培养就都会化为泡影。
对于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而言,切忌在教育上“自作聪明”,自己为“因材施教”,只有不特意对待,才是最好的对待。
2.不做“火上浇油”的事情
成年人与孩子的差别,除了在机体成熟度上、社会阅历的丰富程度上,还在心理状态的把握上。
在代际相处之中,不同年龄的人之间存在代沟、进而出现矛盾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在此时,家长切忌“火上浇油”,说出伤害子女内心的话。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子女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发生争吵,大发脾气甚至是想要“离家出走”的时候,作为父母一方面是要劝解,一方面也要进行留意:此时的孩子究竟是在气头上,还是真的对于某些事情太过失望。
要知道很多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做事情都是没有什么分寸的,于是在家庭教育当中,这个行为的“度”就需要父母来把握。
很多父母在子女叛逆、发脾气的时候会觉得其实“大逆不道”,想要利用自己父母的身份将其“压制住”,导致很多父母会和子女对着大喊大叫,这只会导致情绪失控、做事情没有分寸的孩子们感觉到愈发有压力,甚至走上绝境。
3.交流与沟通最好挑选时机
其实这一点在成年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一个原则:在个体之间发生矛盾时,如果双方最终还是想要继续相处,那么会遵循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解决争端,寻求和解。
在代际相处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原则是更加重要的,却也是很多人难以意识到的。
对于父母,尤其是中国的父母而言,传统儒家“大家长”文化给予他们的一种家庭地位上的优越感有时会导致他们变得有些“独裁”,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显得十分蛮不讲理。
比如父母与子女发生冲突时,父母眼中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子女对其承认错误,之后继续自己的“统治地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这种地位上的优越感会导致一些长辈即便是做错了事也不去主动承认,甚至会强撑着让晚辈来给自己道歉,美其名曰:“长幼有序,尊卑有礼。”
对于家长而言,假如想要进行沟通,想要解决真正的问题根源,那么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等到双方在冲突之后,都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平心静气的坐在一起,选择理性的进行沟通。
否则双方都在气头上,说教是没有价值的;一味地等待晚辈道歉也是不可取的。有效率的沟通还是应该建立在发出信息的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从儿童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其实家庭教育和与子女沟通就有些类似于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对于家长而言,有时候整个家庭当中关系的处理就有些类似于此。应当秉承一种“不教而善”的教育目标,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较少一味地说教,给两代人一个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