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来自35年前《浪子心声》中的歌词,伴随一代70后、80后长大。
曾经,当感情不如所愿、生活鸡飞狗跳之时,他们总是会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可转眼,这些貌似愿意接纳现实的青年摇身一变为人父母。他们不仅没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洒脱,反而成了“鸡娃”的主力军,“鸡娃”的热情势不可挡。
然而,隔三差五的离家出走和轻生却给家长泼了一头凉水。大家颤栗又不解地提出了灵魂一问。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咋打咋骂都没事,现在的孩子却说几句就会抑郁、出走、轻生?”
其实,2000年前吕不韦就用一个成语给出了答案——刻舟求剑。
用40年前的心理状态来评估现在的孩子与刻舟求剑如出一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因此,“鸡娃”没有错,错的是不会合理地“鸡娃”。
到底为啥要“鸡娃”
说起为啥“鸡娃”,家长们给出的答案无非是工作稳定、生活富足,压力小、选择多。但让孩子拥有这些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让孩子幸福。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幸福是非常个性化的感受,是否幸福只有自己能给自己答案。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但孩子以后的幸福需要用现在的努力做基础。
确实如此,可这中间有个度的问题。
如果“鸡娃”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此时此刻就将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不是彻底让他们丧失获得幸福的心理能力,就是让他们放弃家庭或生命与幸福背道而驰。
北大的徐医生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个孩子。他的成绩十分优异,始终位居第一,却总是自残,存在明显的自杀倾向。
住院几天后,他的病情还未稳定就急匆匆地要求出院。原因竟是马上要期末考试了,而他不能不考第一。
对他来说,努力的意义就在于保持自己学霸的人设。两周后,这个孩子用他学的化学知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北大这个最高学府,像这样找不到人生意义的学生高达40%。这种心理情况被称为“空心病”。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但却离幸福很远很远。
我想,这种“成功”也和家长想让孩子拥有的“幸福”南辕北辙。
找到让孩子幸福的本心,我们才能量体裁衣地制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鸡娃”方法。找到这个平衡的支点,我们才能用“鸡娃”杠杆撬动幸福的大球。
“佛系鸡娃”也不行
在黑塞的小说《悉达多》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悉达多是个一心追寻自我的虔诚信徒。在体验世俗的过程中,他曾经带他体验过情与性的女人伽摩罗怀有身孕。
但当人到暮年,伽摩罗因为机缘巧合带着孩子再次来到他面前,悉达多才知道孩子的存在。
此时的伽摩罗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孩子则留在了悉达多的身边。
初为人父的悉达多把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孩子。可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内心追求却与悉达多相去甚远。
孩子不喜欢悉达多的清修,更不喜欢破旧的小屋。他想回到繁华的城市去过安逸的生活。
可在悉达多的心中,清修才能追寻到幸福,而小悉达多想要的则是罪恶的堕落。
于是,和我们一样望子成龙一样,悉达多也开始“鸡娃”。
但与很多家长不同的是,他没有强迫孩子清修,而是用忍耐包容孩子的傲慢和暴躁。但他明白自己的包容会衬托孩子的无理,让孩子倍感羞辱。
他给孩子爱却不愿放手,看似不干涉却施加精神压力,把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强加在孩子身上。
悉达多的孩子终于在一次忍无可忍的爆发后离家出走,回到了自己的庄园。
这就好像我们,一边说躺平,一边有意无意地用孩子和别人对比;一边假装漫不经心,一边暗戳戳地冷嘲热讽;一边让孩子自己学习,一边找机会一次次地路过悄悄观察一样。
很多孩子,被这种无形的压力下推出家门。
这样的家长看似佛系,实则只是另一种鸡娃。
孩子变了
朋友菲菲家的孩子曾因为抑郁去看心理医生。可不管心理医生还是家长都找不到孩子抑郁的原因。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家庭和睦,父母也非常开放,很少强迫孩子去做什么。
直到很久以后,孩子才说出自己的痛苦。他说自己的父母每次进他的房间从来不敲门。他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和隐私完全不被尊重,有一种被侵犯的感觉。
而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反复多次,这让他非常痛苦。
这个原因让他的父母难以接受。孩子的爸爸觉得自己小时候甚至都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也开心地长大了。
父母觉得大家都是一家人,进个门还要敲,让人感觉生分又冷漠。
可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和成长环境与我们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需求也早已发生了变化。
马斯洛需求理论说人依次需要满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
在我们的童年,我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都已经得到了满足,因此在刚刚开放的社会里我们最想要的是满足社交需求。
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特别在意别人看法,愿意为博得他人认可放弃个人想法的原因。
而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社会安定、就业多元,社交便捷。这些需求他们一出生就都被满足了。
再加上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他们很早接触到了自我意识、自由、尊重、个体等概念和文化,把对尊重的需要看得很重要也就很正常了。
社会进步了,孩子的思维进步了,我们也不能停滞不前。
家长不是不能“鸡娃”,而是应该更科学地“鸡娃”。与其比成绩不如比比谁家孩子心理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健全。
在保证这点的基础上,再在成绩和人格养成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既然我们想要的是孩子的幸福,那么培养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内在能力应该远比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