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听到这四个字,也许不少人会诧异吧,是的,这之前,我也是听都没听过的。
清明的前几日,四岁半的女儿突然问我,“妈妈清明节是长辈们会死的节日吗”?我想应该是女儿理解错了,所以告诉女儿,我们是为了纪念死去的长辈才有了清明节。女儿又问:“长辈们为什么会死呢”。我说:“可能是生病了,可能是老了,可能是意外。”“那爸爸妈妈也会死吗?”我略停顿了下,还是说了“会的。”女儿突然就哭了起来,“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死掉,叫着不喜欢清明节,不要过清明节了”。为了安抚女儿,说:“时间过去,宝贝在长大,爸爸妈妈也在长大,然后就会老了,会生病,是很自然的事的。”当时并未重视。随后女儿总是有意无意的说着,不想爸爸妈妈死掉。我都只是告诉她,爸爸妈妈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这样就可以更长时间陪伴宝贝长大了。我是想告诉女儿事实的,想让她明白,有些事是不可控的,希望她能学会接受,以后遇到事情能有那样的勇气和能力。现在想来,却有些本末倒置了。
昨日睡前,女儿谈到了地震,“妈妈为什么会有地震呢”?“因为板块运动呀…”“那高安会有地震吗”“有过余震”“那地震了会怎样呢?”“有些房子会倒,路会断裂,桥会塌,也有些人会死…”还未说完,女儿突然就大哭了起来,“妈妈如果我不长大了,你们是不是就不会老,我不要地震,不要你们老,不要你们死…”。
曾经,我以为有些事情,应该让她尽早知道,这样,遇事不会突兀,可以锻炼承受事件的能力。看她不可抑制的哭泣,突然开始害怕,这样的简单直白,是不是太过残忍,会不会给她的心理留下了不可逆的伤害。于是,等她睡着后就开始相关搜索,以下摘录: (一)
在纽约的幼儿园里,如果同学们共同养育的金鱼死了,老师会召集孩子们给金鱼办一场“葬礼”。追悼会上,老师会引导孩子进行关于死亡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解答孩子的疑问。最后,全班一起埋葬金鱼,认真对金鱼说“再见”。老师还会让孩子做纪念金鱼的画册,将孩子想对金鱼说的话写进去,给思念一个寄托的地方。在小学,学校还会特意安排死亡教育课——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到殡仪馆体验死亡,甚至让家长在同学们的注视下,自愿躺进棺材里体验死亡的感觉。
这样的死亡教育课堂,在欧美国家很普遍,但在中国几乎是零。
可能由于这方面教育的欠缺,我们的孩子对死亡往往没有深层次的感受和思考。当他们遇到死亡事件时,尤其是至亲突然去世,极有可能会受到严重的精神打击,严重时甚至会带来很多心理和生理问题[2],包括过度悲伤、存在幻觉、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产生不负责任等行为。
对死亡的恐惧处理不好
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焦虑、逃避的态度,这或许是人的本能。
但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不适当处理早期哀伤症状,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年龄段出现心理问题,比如抑郁、长期内疚懊恼、封闭自己的内心等,并有可能影响终生[3]。
而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有助于解除他们对生命旅程的恐惧感[4]。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中曾说过:“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死亡教育还有更高阶的意义,在于:它同时也是一场生命教育,教会孩子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该怎样跟孩子谈论死亡呢?
家长可以记住下面3个基本原则。
1.不传递恐惧、焦虑
面对孩子关于死亡的形形色色的问题,爸妈一定要保持耐心,积极正面地去回应。
比如,孩子有时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问:“爸爸妈妈会死吗?”这时,家长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这显示,孩子开始对死亡有概念了,他们害怕分离。你可以平和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去,你们也会长大,慢慢离开爸爸妈妈,但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当亲人离世时,家长要抚慰孩子,可以悲伤,可以哭泣,但最好的方式是怀念。比如,可以让孩子以画画的方式来怀念,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植树、种花来纪念逝者。
另外,家长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中谈论。谈话时,要考虑到孩子的个性、心理承受能力。
2.不回避不欺骗
当孩子发起“生死之问”,家长要诚实以对,不撒谎、不搪塞、不回避。
开诚布公的氛围会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彼此间的信任感。反之,大人的犹豫、拒绝和回避,只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焦虑。
如果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以清晰明了地说:“我不知道”。不要跟孩子说过世的人是“睡着了”或“去旅行”。现实中,很多孩子会因此开始害怕睡觉,或担心父母出门后就不再回来了。美化死亡也不可取。应该让孩子知道,死了不能复生,对死亡有一种敬畏之心,这样才会珍惜生命,避开危险。
3.适当解释
解释时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谈论细节。孩子年纪越小,解释要越简单。可以先了解孩子想知道关于“死亡”的哪方面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回答,不要主动牵扯到其他问题。
解释时要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可以联系花开花落、草木枯荣、宠物的生死,让他意识到生老病死是个正常的生命过程,生命是会不断繁衍,生生不息的。
年龄阶段不同,死亡教育的方式有差异
不要期望孩子能够一下子理解死亡。
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经历不一样,对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
3岁以下的孩子: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
3~5岁:对死亡的必然性并没有概念,他们理解死亡为一种可变化的、暂时的状态;
5~9岁:对死亡的不可逆性有了认知;
9岁以上:开始能够逐渐对死亡产生比较全面的认识,意识到死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5]。
解释起来,家长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方法:
3岁以下:一般有分离焦虑,难以理解分离和死亡的区别。因此,爸爸妈妈不要跟孩子说“亲人离开了”,而要用更具象化的事件来描述死亡。比如,人死了,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饭了,也不会走路了,不会笑了等。用这些基础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释死亡,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5岁:这时的孩子可能会以为,死亡是短暂的。比如,他们可能认为,死亡就像自己的电动玩具没电了,充电就又活了。这时候,可以简单、诚恳地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家长还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动画片、电影等,帮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
5-9岁: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安抚,鼓励他们寻找身边可信任的人(比如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并给予他们关怀。
9岁以上:基本能正视死亡。父母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告诉孩子,死亡并不可怕。例如,死亡也能通过捐献器官让其他生命得以延续,死亡并不是完全无意义。更要告诉孩子,生命是美好的,应该珍惜和享受生命。
(二)
江苏常州一幼儿园开设的死亡教育课堂,就很有借鉴意义。
上林地课程时,小朋友们对皮球虫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老师组织孩子研究皮球虫的外形,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把皮球虫装在瓶瓶罐罐里,放在幼儿园里每天进行观察。
某一天的美术课上,一位小朋友突然惊呼,自己的皮球虫怎么不动了?
?皮球虫死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
借助这个机会,老师将美术课迅速转换成了一节生命教育课程。
老师先带着孩子们观察死去的皮球虫,大家一同总结这种虫子活着和死后的不同。随后,又将皮球虫话题切换到人类。
死亡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人类很强壮,不呼吸就会死。”
“人老了就会死,老死了。”
“死亡就是身上没有肉了,只有白色的骨头。”
“死了就是永远醒不过来了。”
“死后要变成天上的星星。”
“死后要埋到坑里。”
……
这些都是幼儿班孩子对“死”的看法,甚至还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想法。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还非常正式地给皮球虫办了一场葬礼。
?通过活着的皮球虫,老师让孩子们观察生命;通过死去的皮球虫,老师充分引导孩子们思考到底什么是死亡,由此引申到人类,最后又带孩子们读生命教育的绘本。
在生与死之间,品味离别和失去,学会珍惜和爱护,既有童真童趣,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非常棒的一场生命教育课。
是啊,讲事实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比如讲地震后果,如果换成,就像两个小孩玩闹中,不小心撞到了一起,会怎样呢?效果是不是更好。
如果说树叶掉落是死亡,那是不是应该讲新叶长出是希望。我们总讲了事实,却忘了告诉孩子,怎样消化事实。也许这才是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