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心目中,孩子们的想法、行为总是天马行空的,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其实,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语、行为,就能发现小朋友的一些行为都是来源的,可能是大人、朋友,也可能是动画片、电视剧。
可是没经过教导的孩子,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就很容易因为接收到了错误的信息,而犯下很严重的错误。
孩子模仿动画片的情节“炖”弟弟
小朋友们的小脑袋里,一天到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没看住,他们就能做出许多让家长又生气又好笑的事情。
有位朋友就分享了自家两个娃,在家“作妖”的事情。她忙着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两个孩子难得没有吵闹,于是她也没多管。
哪知道忙完了,来厨房一看,哥哥居然将弟弟给“炖”了。
不知道这小小的身体,怎么能拿得动一口大锅,还在里面装满了水,然后将弟弟放进去了,用的材料还很高级,直接倒入罐装奶粉,还加了一些蔬菜、水果。
宝妈看到之后,一时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批评起,只能先去将弟弟抱起来,而小男孩看到妈妈过来也不害怕,还将水搅合了几下,势必要让汤均匀。
估计哥哥因为无法将锅放入灶台,也不会开火,否则可能真的要炖弟弟了,弟弟则全程很配合,不哭也不闹的。
朋友刚开始以为哥哥有这样的行为,可能是有个当厨师的梦想,后来通过孩子最近看的动画片,才发现行为来源。
国内灰太狼煮养的画面,以及国外主人公煮汤、熬药的画面都和儿子“炖”弟弟的画面很相似,看来他是受到动画片的启发了。
这让朋友感到担心,害怕孩子会跟着学坏,或不小心做出伤害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
父母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依据的,孩子的盲目模仿,造成了许多悲剧。
“宁夏一位八岁的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撑伞跳,打开伞从4楼跳下去,结果造成身体多处骨折。”
“还有妈妈让孩子看小猪佩奇学习外语,结果他们学会了猪叫、踩泥坑,以及蹦蹦跳跳。”
孩子为什么会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
▼对社交的需要
就像大人喜欢网红餐厅、网红打卡点,希望跟上潮流,和大家保持一致,有话题交流一样,孩子们也会通过模仿共同喜欢的认为,来被他人接纳,达成交朋友的需求。
▼游戏需要
小朋友们用动画片里的身份进行游戏,可以帮助实现在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梦想,感受到别样乐趣。
▼内心需求
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除了可以感受到开心,还能弥补父母不陪在身边的空虚、孤独。
▼没有被正确引导
一般而言,小朋友们模仿正向的人物形象,不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感受游戏的乐趣也很不错,但会模仿危险的东西,主要是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教育。
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呢?
★提前把关
动画片也是有分级的,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博士陆宇斐,曾经推出了国内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告诉父母什么样的动画片,适合那个年龄的孩子观看。
比如他不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看动画片,给2~6岁娃看的,则需要没有任何暴力行为,也没有脏话、粗话。
因此,《喜羊羊与灰太狼》就适合7岁以上的孩子看。
★陪孩子观看,及时教育
宝宝看动画片的时候,父母也要陪同,看到危险动作,一定要及时对娃进行安全教育,以免他们轻易模仿。
比如,不能乱放火,不可从高处跳下。
★用正面的语言引导
当看到从高处跳下的画面时,或孩子在模仿危险动作时,不能一味阻止,而是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否则小朋友会感到疑惑。
比如,孩子在蹦蹦跳跳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们轻轻地走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怕父母放任不管,家长需要时刻注意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