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每成长到一定阶段,都会进入心理转折期,而处于转折期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叛逆的行为。因此,家长往往会给孩子打上“不懂事”、“不听话”等标签。
面对这些不服管教的孩子,家长气急了就会采取武力解决,可有时冲动之下打了孩子之后,不仅父母感到很心疼,孩子的反叛行为还会更加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教育,成为了困扰家长的难题。
孩子成长中有3个“叛逆期”,代表着他们人生的不同阶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叛逆期”,分别代表孩子由小到大成长所经历的不同阶段,而每经历一个“叛逆期”就意味着孩子会获得一次心理上的蜕变,这也是孩子长大的必经过程。
在这三个“叛逆期”中,孩子由于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个阶段,所接受到的认知程度和实际现状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孩子内心极易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很容易做出一些反叛行为。
而这些反叛行为大都针对于父母,这更会让家长感觉跟孩子沟通无力,想要认真教育孩子,却完全不得要领,但如果家长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
2-3岁是“秩序敏感期”
2-3岁的孩子大脑发育逐渐成熟,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意识到了“我”的独立性,于是不再追求自己内部的秩序,而是由自身出发探索外部的秩序,感知外部世界的规律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外在事物秩序有着强烈的追求,物品应该如何摆放,它们的顺序怎样排列,是他们极其在意的事,并且要求苛刻,一旦被他人质疑或否定,就会出现激烈的对抗行为。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给人感觉十分固执,难以变通,家长应该试着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尽量接纳和满足孩子对于“秩序”的需求,切忌蛮横处事,可以为日后的规则建立打基础。
7-9岁是“少年叛逆期”
这个时期是孩子由“小朋友”向“大朋友”的过渡阶段,孩子开始了小学的学习,对外界知识和事物的认知增长迅速,不同于幼儿时期的浅显认知,他们对事物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这个阶段,孩子发现原来他们认为“无所不能”的爸爸妈妈,似乎并没有那么强大,他们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孩子甚至会有些“瞧不上”这样的爸爸妈妈,因此经常对家长提出质疑。
这个时候家长也别只会跟娃硬碰硬,有时候后退一步其实也无妨。
毕竟适当地“示弱”,可以获得跟孩子沟通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并且引导孩子了解到什么叫人无完人,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家长应多陪伴孩子。
12-15岁是“青春期”
这是孩子的最后一次叛逆期,可以说是孩子最气人的阶段了,因为在家长看来这时的孩子应该什么都懂得了,但就是故意跟你对着干。
其实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荷尔蒙分泌旺盛,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而且繁重的课业负担也让孩子压力倍增,所以就出现了“点火就着”的现象。
这个阶段孩子处于认为自己是“大人”,但实际根本没有长大的矛盾中,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用“唱反调”的方式获得内心的成就感,给人目中无人的感觉。
但其实这时孩子内心是渴望被肯定的,尤其是父母的认可,可家长往往只看到了他们叛逆的一面,秉着“树不修不直”的原则,对他们严加管束,结果反而让孩子更加叛逆。
孩子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家长经常打骂只会越管越糟,做好沟通反而更加重要,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协助孩子选择正确的道路。
针对不同阶段的娃,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得跟着调整
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家长不能同等对待,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要不然就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了。
对于还是“小宝宝”的阶段,家长要理解并保护孩子的秩序行为,等到“大朋友”时,家长更多地要包容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等到“青春期”时,家长要学会的则是尊重与沟通。
唠叨一句:
成人成为父母之后,常常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孩子拥有的心理,自己也曾有过,所以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可能有些行为就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