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远在中国湖北黄冈市的黄安县发生了一件大事,鲁中南军区司令贺健要回乡探亲了。乡亲们纷纷来到贺健父母家的小院门前,敲锣打鼓地准备迎接这位大英雄。
当贺健出现在小院门前时,乡亲们点燃了鞭炮,在攒动的人头中贺健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屋门口的母亲,20年不见,母亲已经苍老了很多,贺健赶紧快步走上前去。
可是,当贺健来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却重重的一巴掌打在了他的脸上,然后抱着贺健失声大哭。
周围的乡亲们安静了下来,不少人跟着一起抹起了眼泪。
为何贺健的母亲与儿子分别20年后却给了他一巴掌?贺健又是如何从一个父母眼中的“熊孩子”成为了声名赫赫的军区司令呢?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他都有过怎样的经历呢?
“熊孩子”瞒着父母去参军
有些读者一看到我竟然将“熊孩子”这个词用在了贺健将军的头上便有些不解,但是,如果你了解贺健将军的成长过程,或许你会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少年时期的贺健将军十分恰当。
贺健,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这个县城地处湖南、湖北两省的交界处,此地不仅偏僻而且十分落后,生活在此处的百姓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艰苦的生活环境,将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养育的坚毅、勇敢且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早在1927年爆发的黄麻起义就是发生在这里。
因此,这里的革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整个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全县一半以上的人们参加了革命,据统计,在战争时期整个黄安县就有24万人牺牲,其中14万人牺牲在抗日最前线。
建国后,这个小小的县城便出了韩先楚、陈锡联、贺健等大大小小223名开国将领!后来政府为了纪念这座英雄的县城,将其改名为红安县。
可想而知,贺健出生在这块有血性、有革命精神的土地上,自然也不会是一个熊包!他自小就是一个十分淘气且胆子非常大的孩子。但是,这个淘气的程度却让他的父母十分头疼。
贺家在当地可以算得上是小康家庭,不愁吃穿。贺健的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贺健自然受到了母亲的偏爱,所以总是十分纵容他。
他不愿下田干活,母亲便不让他去。他不愿读书,母亲也由着他。可是脾气火暴的父亲却看不上他,有时候贺健做得太过分,父亲便用皮鞭抽他。
可是,童年时期的贺健就如同一块无法点化的顽石,任凭父亲怎样的痛打和责罚都丝毫没有悔过之意。就连自己的哥哥也被气得火冒三丈,时常也像父亲一样痛打他一顿。
等到贺健十四五岁的时候,个子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哥哥们再对他动手,他便开始反击,有的时候还将哥哥痛打一顿。
贺健成为了父亲的一块心病,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人。一次,贺健又被父亲打了一顿,一气之下,贺健便负气离家出走了。
可是身无长处的贺健离开了家才知道,自己竟然没有一点生存的本领。此时,他突然发现部队在招兵,贺健一想,部队上管吃管喝还能学打枪,没准还能上战场杀敌,这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就这样,贺健第一次当了兵。消息很快就传回了父母的耳中,母亲一想到战场凶险,自然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上战场,于是赶忙跑到部队将贺健生生拽了回来。
但是,贺健在部队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部队的生活,他想参军更渴望上战场杀敌。
贺健虽然不服父亲的管教甚至有些恼怒父亲,但是对母亲却非常恭顺,他不想让母亲担心,思来想去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对母亲说,自己在县里认识了一个铁匠铺的师傅,自己想去那里做学徒,学点立身的本领。母亲一听小儿子终于懂事了,便同意了贺健的请求。
母亲为他整理衣物,送他去了县城。可是来到县城之后,贺健便直接报名参加了红军。开始了跟随部队东征西站的革命生涯,贺健没有想到,自此一别,与母亲再次相见竟然是20年以后。
作战勇猛,得到徐向前的赏识
来到了红军队伍之中,贺健这一块顽石好像遇到了一位精湛的雕刻大师,将他这块石头打磨成了军中的一把利器,在战斗中不断创造着奇迹。
初进部队,贺健便成为了新兵训练中最为努力的一个。部队上级派发给新兵的训练任务,他总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个小伙子给部队上的很多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无论在训练中表现得有多好,只有真正的战场才是试金石,是骡子是马上了战场自然一目了然。新兵训练结束后不久,贺健就跟随部队与敌军展开了战斗,在这一场斗争中,贺健竟然出其不意地将一位敌军击毙还活捉了三个俘虏。
上级领导看到他拉回了三个俘虏都满意地笑着,谁知贺健竟然还给领导送上了一份大礼,一挺机枪、三把步枪和2把手枪,还和战士们一起搬回来6箱子弹!
贺健初上战场就给团里立下了大功,为此,团领导决定奖励他一把驳壳枪。此时徐向前正好在军中,看着这个胆大心细的小伙子十分喜欢,便将贺健要到了自己的身边做警卫员。
能够给徐向前做警卫员,贺健非常激动,同时也非常感激徐向前能够赏识自己。因此他在徐向前身边十分尽职尽责。
潢光战役时,敌军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前来进攻,徐向前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来到前线和战士们共同作战。贺健跟在徐向前的身边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形势。
忽然,敌军的炮弹忽然向徐向前所在的地方投来,贺健见情况危险,便护送徐向前向指挥营转移。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炸响,烟尘四起,突然一个炮弹直直地向两人袭来,贺健一个飞扑便带着徐向前滚到了战壕里面,并用自己的身体将徐向前紧紧的护在身下。
因为有贺健的保护,徐向前只是受了一点轻伤,但是贺健的背后却被弹片划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顺着后背向下流,很快就将身上的衣物浸透了,贺健当场晕死过去。
徐向前脱险后急忙命人将贺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检查,贺健不仅后背被划出一个大口子,肋骨也被炸断,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徐向前命他在医院安心养伤,可是一心惦记着上战场的贺健却数次请求归队,最后被徐向前狠狠的骂了一顿才老实的待在医院。
伤好后,贺健终于回到了部队,恰逢陈赓大将在队伍中,见到贺健,陈赓开玩笑地说“要不是你,你们的徐首长现在可能去见马克思了!”
长征结束之后,徐向前觉得贺健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将他作为部队的骨干来培养,并推荐他进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深造。
在战争的历练中成为让敌军闻风丧胆的军中将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贺健结束了在红军大学的学习,被上级任命为八路军五师营长。抗日战争开始后,贺健带领手下的战士们打了很多胜仗,并立下了战功。
贺健的职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没过多久就升为了团长。在战争的过程中,贺健并不是没有机会回家,部队几次从黄安县路过,他也很想回家中看望父母兄弟,但是,战事紧张耽误不得,另外他也怕见到老娘后,经不住老娘的哀求。所以,贺健便一直没有回过家。
虽然如此,哪有做儿子的不惦记父母呢?这一天,正在鄂豫皖一带做宣传工作的贺健遇见了一位同乡。从同乡的口中得知,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参军的事情,整日担心他的安危,现在身体也不太好。
听闻消息,贺健伤心不已,于是终于拿起笔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并且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参军的经过和在部队里的生活,他希望父母亲能够原谅理解自己,还说道等到战争结束,自己会回家向父母赔罪。
连同这封信一起的还有贺健自己的两张照片,他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现在安然无恙还立了战功能够放心。
1942年,贺健带着115师4团的战士们驻扎在山东临沭。已经快三十岁的贺健还没有娶亲,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贺健与一个叫杨洪昭的姑娘相亲并确定了恋爱关系。
不久之后,部队上便为两个人举办了婚礼。可是当婚礼举行到一半时,一股日伪军赶着大车竟然到沭河两岸百姓的家中抢粮。脾气火爆的贺健一听这些汉奸们竟然如此胆大,便一把扯下身上的大红花,拿起枪带着队伍冲了出去。
附近的日伪军早就被贺健打怕了,听说贺健正带人过来,扔下手中的东西慌忙逃窜。贺健知道,此时正是收麦子的时候,日伪军还有可能会来,于是便带兵日夜在附近巡逻,直到百姓们将小麦都收回去储存好才赶回营地,与杨洪昭补办了婚礼。
此时的贺健是日伪军心中的活阎王,见到贺健的军队都要绕着走。到了抗战后期,上级命令贺健率兵向邺城发起进攻。守城的日伪军得知前来攻打的是贺健的部队,竟然不战而逃了。
荣归故里
抗日战争结束后,贺健被任命为鲁南十师的师长。内战爆发后,贺健指挥军队投入战斗,在鲁南战役、济宁战役、济南战役等十几次攻坚战斗中,贺健凭借着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带着战士们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每一次战役中,贺健都会靠前指挥表现得异常勇敢,这不仅让战士们深受感染,同时对敌军也造成了巨大的威慑。
贺健的英勇表现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们的赞扬和肯定。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贺健还坚持学习兵团作战的战略战术,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他更学会了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对战形式及时调整军队的部署。
贺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内战结束后,贺健被任命为鲁中南军区司令。战争结束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贺健向上级请示,要求回家探亲。
上级领导马上批准了贺健的请求,已经20年没有回到家了,贺健的心早已长出了翅膀飞回了家中。此时,贺健回乡探亲的消息也传回了老家。
得知小儿子终于要回来了,老母亲举起斧头将家里的一面墙砸开,从墙缝中取出了一封信和两张照片。这正是当年贺健写给母亲的信。
由于当时国民党四处抓捕共产党军官的家属,母亲不得已将信件连同照片一起塞到了墙缝里。抚摸着儿子的照片,贺母流下了眼泪。但是,她心中依然有一个结,贺健当年瞒着父母参军,母亲的内心始终放不下。
所以,在见到贺健的时候,忍不住给了他一个耳光。这一个耳光让母子二人的隔阂瞬间烟消云散!
后记:
1955年,贺健在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了开国少将的军衔。后来先后在吉林军区旅大警备区、沈阳军区等多地担任司令和军区顾问等职务。
2008年,98岁高龄的贺老将军走完了自己光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