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向我打倒苦水,说她家娃现在2岁多,特别难缠,连续好几天晚上睡觉老是莫名其妙地哭,一直在叫说不要不要,老是要抱着睡,问老人是不是白天受到惊吓,说没有呀,早上起来衣服不肯穿,总是粘着我让我抱,给老人抱说不要,给棒棒糖吃直接扔掉地上,一不高兴直接在地板上打滚。
搞得我脸没时间没洗,头发都没时间梳,上班也是像打仗一样的,简直烦透了。
听完小英的话,表示深表同情,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可怕的两岁,育儿的路上妈妈都有共同的苦恼。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经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时期的孩子都存在以下的特点:
◆喜欢对着干,唱反调,你说什么都说“不”
◆独立意识初步形成,凡事都想自己来
◆容易生气,生气就扔东西
◆总喜欢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自己的东西却不能别人碰
◆喜欢乱涂乱画,你生气了,她画得更带劲
大人眼中的小天使,转眼在2岁时变成了“小恶魔”,想必家长都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吧。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孩子其实从1岁开始能独立行走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是可能还不太会表达,直至到了2岁开始,自我意识就明显地呈现出来,动作和语言的表达越来越协调,从原来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到现在凡事喜欢自己做,你想帮她,她还不乐意地说,不要,我来,你走开,不能碰等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撒泼打滚来让家长满足自己的要求,真让人苦笑不得。这种叛逆其实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父母也不必过于太焦虑,积极地应对,了解孩子情绪表达背后的需求及反应,才能更好地做出应对措施。
二、把“你要做”变成自己的习惯做
经常听到父母对小孩说话都是一种商量的语气,比如:晚上睡觉前你要刷牙哦;玩了玩具之后,你要记得放回原位哦,这时更多听到的回答是,我不要,所以父母不要把”你要做”挂在嘴边,而是要和孩子说为什么要做,比如刷牙,你可以说下刷牙的好处及不刷牙的坏处,让孩子更通俗易懂,让它变成孩子的一种日常习惯。
三、把“选择”变成接受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协商不成的时候就会给予孩子选择题,比如:今晚你想吃面条还是饺子?你想吃鸡腿还是红萝卜?这时候如果选择里面有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还会配合做出选择,更多时候,孩子会做出额外的回答,所以,父母应该更多地考虑的是孩子的需要,把选择题变成陈述,站在孩子的角度,给孩子尊重。
四、把“命令”变提醒
父母看到孩子乱扔玩具或在墙壁乱画,就会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不能乱扔玩具,不能在墙上乱画,不然就会被打,命令的语气其实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常常会以不理睬或哇哇大哭来表现,更多时候父母需要冷静下来,用平和的语气提醒孩子就可以了,
比如说“乱扔玩具,玩具也会受难受的,我们把不玩的玩具放回原位,玩具就会很开心哦。”“墙壁就像孩子的脸,你在墙上乱画,他就会变成大哭脸啦,下次我们在纸上画吧。”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五、给予多尝试的机会
2岁的宝宝,会喜欢进行各种种样的尝试,虽然有些会做不到,有些还可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但在父母眼及的范围内可以给予更多尝试的机会,失败后可能会沮丧,父母可以给与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往更多好的方面去发展,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也不是一味地说不。
六、适当地给予“惩罚”
当孩子无理取闹、抢孩子玩具,有打人的行为时,父母可以暂时地把她关小黑屋,或罚站,暂时不理她,给她觉得自讨没趣,认识自己的错误,冷静下来后再和她耐心地讲道理,你的话才更容易被孩子听进去。
总之,2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习发展的阶段,需要父母更加有耐心地引导,积极地鼓励,掌握以上四点内容,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更顺畅,父母的育儿之路才能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