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很多人只关注孩子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品格教育,这实际上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父母对孩子讲:“只要你把学习搞上去,其它什么事你都不用管。”这是典型的重智轻德,这种家教观念,危害是巨大的,甚至殃及孩子终生乃至祖祖辈辈。一个孩子光知道学习,其它能力都比较弱,你指望这样的“书呆子”能有作为,那才是天方夜谭呢!
一位名人讲过:“幸福生活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支撑。”一位哲人讲过:“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品格是纲,学习是目,纲举才能带来目张。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很多家长做起来,就大打折扣了。贾语凡曾说过:“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往何处去,他往往什么地方也到不了”。明代学者王守仁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三千年前的老祖宗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的老祖宗尤其看重品格教育,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实践证明,没有品格支撑,所谓的好事也能给自己带来灾难,请看下面的案例。
一个人不注重品格培养,假如他中了五百万大奖,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巨额财富不但给他带不来幸福,而且带给他的往往是灾难。这是为什么?因为一个人道德浅薄,不能承载厚重的物质,不知道钱该怎么花。中奖者往往会与别人攀比斗富;甚至赶时髦,抛弃妻子,找个小三,人为破坏家庭;兄弟几个也都想分他的钱,扬言没有分家,甚至跟他动刀子等等,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可能会找到他。“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是小人得志的真实写照。
有一个家庭,弟兄三个,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可悲的是,父母从小没有塑造好孩子们的价值观,以至孩子们后来的作为,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悲剧。父亲教给孩子的都是如何赚钱,如何最大限度获取自己的利益。比如:“不要吃别人的亏”、“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吃柿子专挑软的捏”。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三个孩子都成了没有人生境界的“土豹子”,周围人眼中的“土豪”,睚眦必报的小人。弟兄几个自认为高人一等,几乎不和人来往。后来哥哥进了国家机关,并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可悲的是,他对两个兄弟的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他们极端的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兄弟在他的“关照”下胡作非为,开赌场、雇打手、私设公堂、聚众斗殴,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兄弟三人在国家扫黑除恶专项整治中,全部落网,兄弟三人被处以20年左右的有期徒刑。假如说,这位父亲能有厚重的道德,能从小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假如说,孩子们能以父亲为榜样,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假如说,他们能乐善好施,处处把别人放在心中。他们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番命运,也不会落到母亲死亡,弟兄三个都不在身边的人生悲剧。
大量实践表明,学习是人生意义的衍生品;学习是理想、信念的副产品。一个人对人生认识的懵懵懂懂,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反之,一个人对人生的意义理解得非常深刻,一个人有了高尚的追求,他时刻被崇高的人生目标鼓舞着,他知道学习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能促使他实现人生目标,你不让他学习,他才不会听你的。所以,一个人培养起了高尚的品格,学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如果没有培养孩子的品格,父母天天关注学习,也是徒劳的。培养孩子的品格,应该是所有父母的首要任务。
培养孩子的品格,不但能使孩子最大限度的体现他的人生价值,也能充分的保护孩子。比如善良,善良的人是能跟这个社会和谐相处的人,善良的人是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人,善良是一个人最可靠的护身符。反之,一个人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损人利己,坏事做绝,他要是能有好命运那才是怪事呢。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行善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除非你善良,否则你不可能快乐。”
综上所述,培养孩子的品格,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缺乏了品格教育,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于一栋建筑缺少了根基。品格教育,是帮孩子找到人生北极星的教育;是塑造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给孩子阳光、雨露的教育;是帮孩子打好人生底色的教育;是帮孩子写好一个大写“人”字的教育。朋友们,如果你真心希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而不是“叶公好龙”的话,那你就不要再犹豫了,把孩子品格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样你就抓住了家庭教育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