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儿园的园长约我去看看一名五岁的男孩。园长告诉我说,这个孩子在幼儿园经常(一天当中三到五次)产生叛逆情绪,具体表现为老师让孩子坐好的时候他却打老师或者直接跑开;让他搬椅子他却装作没有听见;吃饭的时候老师让收拾自己的碗筷,他直接就扔了;还有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相处总是挑起矛盾,自己要的东西一定不给别人,否则就动手……而孩子的妈妈说,自己学过一些育儿的知识,也看过这方面的书籍,觉得孩子就是要散养,于是在家都顺着孩子,一般也不怎么管,到现在觉得也管不了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却只是简单粗暴地用打骂来教训孩子,说男孩就是要打才行。
解析……
1、我先约谈了孩子的父母并了解孩子3岁前后的成长经历。3岁前可以知道孩子的行为模仿对象是谁;3岁后,可以知道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怎样的,同时,还可以了解父母分别在这两个阶段都做了怎样的互动。这对于接下来孩子的引导会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2、给孩子的父母普及儿童4-5岁敏感期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并辅导了“家庭活动日”“家庭会议”“亲子时光”三项心理技术,具体执行由父亲带动,母亲配合执行,不用固定时间和场地,以做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互动。
3、与主班老师分析孩子的幼儿园日常行为规律,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提供“独处空间”,目的是让孩子在固定的空间里与自己相处并开始了解自己的需要。
4、本次辅导阶段与父母共同商讨为十次,每周一次,在幼儿园进行。辅导目标是帮助孩子面对冲突事件时可以平静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虽然商讨的是十次,但实际情况只辅导了九次就达到了辅导目标,而且经过主班老师和母亲的反馈,辅导结束后的一个月孩子大部分的时候都会用平静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且也开始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了。
5、爸爸的改变最明显,从辅导的过程中,爸爸学会如何“慢声细语”地和儿子沟通,从而也改善了夫妻的沟通模式,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改变!
总结:
1、孩子3岁以前的行为模式与父母有直接关系,儿子以父亲(或周围男性)为模仿对象,女儿以母亲(或周围的女性)为模仿对象。
2、父母想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本人建议从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开始,其实,这就好比是一本孩子的说明书,即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任何“异常行为”,因为提前了解了孩子的模式,所以父母也会比较平静地处理好,这也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3、相信和坚持最重要。第六次辅导过程中,爸爸觉得效果不明显,自己想退出辅导。我尊重他的决定,于是建议他把前五次的辅导作业做一个总结。但第七次辅导时父亲还是参加了,他告诉我,在总结的过程中,回想一家人这一个多月的变化,觉得这样放弃太不负责任了,也给孩子造成“半途而废”的影响,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其实教育孩子也没那么难,是自己太心急了,这也和他的性格和工作有关系,所以,他决定还是坚持到底看看,最终看到了自己相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