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谁都怕——桀骜不驯,羽翼未丰却自信爆棚。柳州一对父母,为了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儿子,祭出了大招——把儿子送到建筑工地去劳动。结果,还没到结束的时候,爸妈都流泪了。
缘起
青春期的叛逆难对付
老姚是柳州某企业的老总,家里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女儿还在上小学,乖巧懂事不必说。而上中学的儿子正处于青春期,性格越来越叛逆,让管理着几百号人的他头疼不已。
这不,放了暑假,儿子姚仔不肯按照妈妈制定的暑假计划执行,每天都要睡懒觉,学习总要不停地催促,常让妈妈气得要拿衣架抽他。
老姚于是亲自出马。姚仔不敢顶撞爸爸,但是却会消极敷衍——摊开书本后,便神游太空。老姚斥责他时,姚仔便狡辩:“我在思考!”爸妈觉得,常规的管束和教育方式,已经对付不了这小子了。
经过一番商量,夫妻俩憋出了一个“大招”。
7月初,老姚把儿子带到其家族公司位于新兴农场的一个建筑工地:“从现在起,你不用再写作业、不用操心学习,就在这工地上和工人同吃同住,工人怎么干,你就怎么干。必须干完这个月!”
为确保儿子的安全,同时做好监督与陪伴,姚爸也豁了出去。他重新安排了自己的工作,除非万不得已,他不离开工地,尽量做到24小时陪伴姚仔。
实施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听到不用学习,姚仔开始是开心的。工地上的一切对他也都很新鲜。可是,工地毕竟不是游乐场,老爸把他送来,是真的要他干活的。
7月的柳州,气温经常在36℃以上,工地上甚至超过40℃。一个城市孩子,别说干活,就是在太阳下待着都难扛住,姚仔能在这里坚持一个月吗?而且,这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没有冷饮、没有电视,晚上要睡在一个大集装箱房里。
3天后,姚仔撑不住了。“我要回家!”姚仔提出。
“不行!一定要干完这个月。”爸爸毫无商量余地。
姚仔哭了。然而,工地在山坳里,走是走不来的。
这是两父子栖身的集装箱,里面只有一台风扇,热的和蒸笼一样。
姚爸是从部队出来的,凡事说一不二。姚仔没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干活。别看他是个中学生,但超过一米八的个头,比很多工人都大块,只是明显稚嫩。他的工作以打杂为主,如搬砖、拌砂浆、扫地、整理杂物等,有什么干什么。水泥砖一块12公斤,搬砖真是不折不扣的重体力活。
对于他开始时的反抗,其实完全在老姚的意料之中,他暗自想,让他熬几天,实在受不住了,也就算了。但是,他却没想到,姚仔后来的表现令他大为意外。
这种水泥砖一块就24斤,刚来时姚仔搬一块都费劲,现在随便拿两块。
“他居然坚持下来了,这份毅力和坚韧我真没想到。”更让老姚没想到的是,姚仔干活真舍得出力,而且工作中还懂得照顾工友,很快和工友们打成了一片,人缘非常好。
上周四,记者来到工地,姚仔已经在工地干了20多天了。只见他皮肤晒得黝黑,戴着棉纱手套,正将水泥砖装进推车,和工友一起送到施工点。他们一趟又一趟地运,烈日当空,汗水把他身上的T恤衫都浸湿透了。
一个月下来,白面书生的后背又黑又亮,布满汗珠。
其间,有人喊他去工棚里取东西,他一路小跑着去。看他的样子俨然就像工地上的一名熟练工。
在和记者说话时,姚仔打起了哈欠。一问才知道,他每天和大家一样,都是早上6点就起床,吃过早餐后就开始干活。晚上和爸爸一起睡在集装箱房子里,那种房很热,都要到将近子夜才能入睡。好在午休可以去村民家中补一觉。
老姚看着儿子的脸蛋一天比一天黑,看着他每天都很拼命地干,要说不心疼是假的。朋友们知道这事后都劝老姚,说让娃干几天意思意思就行了,体验一下劳动的滋味就好,别太心狠了!
姚仔妈知道自己见不得儿子受苦的样子,所以忍住不敢去工地看姚仔。她也怕自己到时候会动摇姚仔的意志。
老姚和妻子都不希望这事半途而废。然而,有一天,姚仔搭乘工友的摩托车,不小心被排气管烫伤了小腿。老姚有些担心和犹豫了,对姚仔说:“要不,咱们回家吧?”没想姚仔却果断拒绝:不要紧,我可以坚持到完成任务。
这天乘着给新路面浇水保养车机会,姚仔“偷袭”工友,大家爆发出快活的大笑。
成长
劳动中识得苦和甜
当初,工友们都认为姚仔不会吃得下这份苦,因为这样的活连他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干。
然而,一个月下来,姚仔不仅干得认真,还越来越像他们中的一员。而且,姚仔工余时间,还会和他们一起聊天,给他们讲自己跟爸妈外出游历的见闻和故事。有时,在晚上收工后,姚仔还和工友们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打球……以致于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个身份特殊的小工友。
在工地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小工。
而姚仔经过一个月的劳动体验,让他也有了这样的觉悟:原来工人们的劳动,比学习更辛苦!
工作之余和大家吹牛聊天很开心。
收获
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很棒
“他好像一下子就懂事了,很欣慰。”老姚发现,这个特别的假期,成长的不仅仅是儿子,他自己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姚仔和工友们同吃一个盆里的饭菜。今报记者巴方 摄
“到这个地方才发现,原来我的孩子这么好,不仅吃苦耐劳,还会体贴照顾别人。在家的时候,总看见他的缺点,因为我们只盯着学习这一件事。学习不好,就恼火到不行。”老姚说着这话,眼眶有些红了。“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他根本没有机会去展现自己的优点,我们只会觉得人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老姚为从前自己的失察和简单粗暴而愧疚。
他说,长期以来,他因为忙于工作,很少关注到孩子的成长。这次“暑假实践”,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对儿子也有了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收工后,姚仔会和村里的孩子一起打球玩耍。图为他在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糖果。
最让老姚感动的是,姚仔在明白学习的重要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学业进步的目标,表示只要自己实现了目标,希望父母把对自己的奖励,改为“给村里的小朋友们修一个篮球场”。这让老姚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好棒。他和妻子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实现孩子的这个心愿。
事实上,老姚发现,尽管这个月儿子没有写作业,可儿子却在他和工友们的指导下,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更加实用的知识。
打篮球是他喜欢的放松放松。
通过这次的实践,他和妻子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成绩并不是孩子未来的一切。“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我看到过一句话说,小时候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长大后,这些天才都到哪儿去了?其实,最终还是要归于生活,再好的成绩也要会过生活。与其让他成为一个书虫式的‘学霸’,还不如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正常人”。
姚爸姚妈很庆幸,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儿子进行这个特别的暑期劳动实践,不用打骂、不用吵嚷,却让孩子在劳动中自己明白了道理,同时,也让他们做家长的再次审视自身,改变了教育孩子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