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父母的想法之中,自家孩子绝对是最不听话的存在,他们认为孩子即使听到爸爸妈妈的指挥安排,他们也不会按照父母所想的那样去行事,总是自顾自的选择那些最让大人感到痛苦无奈愤怒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因为自家孩子表现出来不听话的现象,常常对孩子进行打骂训斥辱骂。可是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孩子不听话可能是父母教育出来的,毕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不听话的存在。那些听话的孩子,他们背后或许有一个更加聪明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
之前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因为平时上学也没有时间,所以趁着暑假带孩子出去玩。说实话,一到游乐场,全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一家人都其乐融融的。可是当时在玩一个海盗船的时候,听到了一位宝妈这样说: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明明说了这个海盗船你坐上去肯定会晕,所以还是不要尝试了,听妈妈的话好吗?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妈妈可是清楚的,之前你平时上一个较高的楼层都感觉十分害怕,别说海盗船了,到时候坐上去担心又没有能够下来的办法。”
“来游乐场之前,我已经给你说过,一些高危项目千万不能玩,可是你刚刚说要玩过山车现在又说摩天轮、海盗船,这些其实对你来说都有些难,毕竟你之前就给我说你恐高。再说了,你看你现在身上汗这么多,我让你在游乐园玩的时候,不要跑得太快,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在一开始听完这位宝妈的话,我也感到十分的惊讶,来游乐场不玩这些玩什么呢?
而在这之中,我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不听话”这三个字,在这位宝妈的想法之中,自家孩子总是表现出来忤逆父母的意思,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你的孩子可能真的不是不听话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孩子三岁之后,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会达到顶峰。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思考,进行一定的判断分析,从而了解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三岁以后的孩子他们更加叛逆,执拗,敏感,倔强。
爸爸妈妈总是会以“不听话”这三个字来概括他们的行为。但这难道不是他们心理发展正常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吗?
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难道不应该是以一种引导的态度去和孩子商量吗?
这种训斥打骂侮辱的方式,其实就忽视了孩子本身的成长。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他也会慢慢地长大,父母不能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父母亲,随意地去指挥安排他们。
所以你的孩子可能真的不是不听话,而是你的教育方式存在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我们也会感知到父母经常说的事情,孩子总是选择唱反调。
“我家孩子真不听话,你说每天让他回到家里好好写作业,可是他总是想要玩游戏,这两天再不把作业写完,到时候过年玩得更疯,等到年后难道又要补作业吗?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去怎么说他了。”
在游乐场的闺蜜说出了自己对于孩子的看法,她也认为自家孩子平时表现出来的状态让人十分生气,明明说让孩子写作业,不要玩游戏,可是总是听不进去。
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可能是自己常常说不这个字
“你能不能不要熬夜,看手机打游戏了,说了让你早点睡觉听不明白吗?”
“能不能不要在那玩橡皮了,好好写作业不可以吗?”
“玩具有那么好玩吗?能不能不要玩玩具了?过来帮我收拾一下屋子。”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听到上面三句话,首先脑袋里反映出来的是什么呢?必然是有人要求我们要停下手中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一开始捕捉信息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
比如说不要熬夜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橡皮,不要玩玩具,我们也可以发现,带有布置的话语,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这难道不是加深生孩子对错误行为的印象吗?
之前有一次和我家孩子谈心的时候,说到了平时为什么他不愿意听我们的话。
“妈妈有些时候说的都是为你好的事情,可是你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听呢?明明爸爸妈妈费尽心思为你提供最好的,但你每天就这样,爸爸妈妈也感到10分的伤心难过,让你每一天好好学习,可是你到底怎么做呢?不愿意认真听讲,不愿意好好写作业这些事情,真让人头疼。”
“我已经是个大人了,凭什么要按照你们所说的那样做呢,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能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再说了你们安排难道我一定要去做吗?我们是独立的。”
实际上我家孩子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他才七八岁左右。既然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已经对父母的安排做出了一定的反抗,对于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父母给孩子安排事情,孩子喜欢唱反调,这是不可扭转的一个局面。难道我们就不能在生活之中,减少所谓安排孩子加强错误行为意向的行为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白熊实验强调对于人潜意识的影响。
“不”字的存在加强了,孩子对于错误行为的印象,潜意识里对此保持极度关注
心理学家找来一群人,让他们看了一张白熊的照片,并且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去想当时看到的白熊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经过相关的数据调查,以及老电波观察这些心理学家发现:
大部分看完白熊的人,在别人说不要去想白熊这句话之时,脑电波的波动频率更大,暗示他们对于这个事物的反应更加明显。
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或许爸爸妈妈更加强调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是难以忘怀的。
这也就能够说明,为什么爸爸妈妈强调,不能做什么的时候,孩子做得越来越起劲。
确实很多父母也喜欢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听从自己的话语,殊不知却造成了这种负面影响。
毕竟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于信息的抓取,只有是让自己极度关注,而父母计划之时能够说到的,一定是他们现在身上所存在的问题。
孩子也会对此集聚关注,也就是很多成年人每天晚上告诉自己我要睡觉,我要立马睡觉,但是脑袋里一直在回想睡觉这样的事情,其实就已经影响到了睡眠状态,刺激大了,不断的活跃让我们呈现出失眠症状。
孩子在听到不要做什么之时,也是同样的脑回路,自然而然,影响到的他们的行事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呢?
孩子本身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父母的安排就可以成功的,我们应该清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的引导作用,而不是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呢?
1、提前订立规则
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在孩子具有自我意识之后,他们会做出许多让父母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果不想让孩子有这样的行为,父母就应该提前建立相应的规则,让孩子认识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才会不断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必与爸爸妈妈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说这个不能做。
当孩子在潜意识里面已经认为这件事情不能做自然也不会让父母感到十分的生气。
2、不要随意地批评孩子
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如果跟在孩子屁股后面一直批评指责他们,规范他们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扼杀孩子本身的潜质。
如果看到孩子身上存在一些不想接受的毛病,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应的引导,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到底如何去做,而不是天天给孩子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样也就会使得我们成为一个啰唆老太婆。
3、以身作则引导孩子
有一部分孩子表现出来比较拖延的情况,爸爸妈妈异常生气,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是否可以做事较快一些,让孩子受到我们的影响呢?如果孩子比较毛躁,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的行事风格呢?爸爸妈妈本身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什么不抓住这样的机会去教育孩子呢?
结语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之中,爸爸妈妈的存在具有巨大的意义。但是在不同阶段父母本身所付出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孩子慢慢长大之后,我们希望大家都可以摆正自己的位置,避免过度的啰嗦。我们也相信适当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具有好感,和我们更加友好的相处,铸就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