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很多妈妈开始有了这样的困惑:
“我家宝宝才5岁,怎么说起慌来那么镇定自若?我该怎么办?”
“宝宝打碎杯子却不承认,这孩子是不是品德有问题?”
“宝宝刚去上了4天的幼儿园,为了逃避上学,早上就装不舒服,我该怎么教育他不要说谎呢?”
总有许多妈妈一提到孩子撒谎就仿佛如临大敌,好像孩子撒谎是变坏的开始,生怕孩子一不小心走上不归路。几乎每个爸妈,都曾为孩子撒谎发过愁:
说谎越早
孩子情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强
这是多伦多大学教授李康和他的团队,花了20多年研究才得出来的结论。
李康教授和他的团队发现,对小孩子来说,说谎可是一门技术活儿。
你想想,撒谎要让别人信服,前提就一定要知道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说谎,所以情商很重要;
其次呢,要把谎说好,一定要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孩子要把自己的脸部表情控制好,要把姿态控制好,而且还要把语言内容控制好。
那么,世上有没有不说谎的孩子呢?
为此,李康教授和他的团队又做了一个实验:
邀请全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玩竞猜游戏。
抽出一张扑克牌,让孩子猜上面的数字是多少,如果猜中了就会获得非常好的奖励。
在游戏过程中,研究人员会找借口离开一会儿,离开前特意叮嘱孩子千万不要偷看扑克牌。
房间里早已安装好摄像机,观察孩子们到底有没有偷看。
等研究员一走开,摄像机就观察到 90% 以上的孩子在 5 秒内就偷看了,其余孩子后面也偷看了。
等研究人员回来询问后,只有部分小朋友承认自己偷看了。
所以说,世上几乎没有不说谎的孩子,扎心不?
研究结果还发现:
2岁的孩子中,有30%说谎,70%说真话;
3岁的孩子中,有50%说谎,50%说真话;
4岁的孩子中,有80%以上说谎,并且从此以后大部分孩子会说谎。
所以你看,撒谎就是这么平常,你心中「别人家的孩子也会撒谎」。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撒谎,你不仅不必那么惊慌失措,还应该暗喜:
“说明我家宝贝是正常人,人不傻!”
“可知道又能怎么样,一想到他撒谎的样子,我还是气不打一处来,甚至忍不住想动口骂,动手打?”
要真正理解孩子撒谎,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孩子为什么撒谎说起。
小孩子撒谎理由一览
1)不知道自己在撒谎
上幼儿园前的孩子,很多其实都是属于无意识撒谎。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非常低,他们对幻想与真实也不太能区分得开,也不能理解谎言和真相之间的区别,或者是还不能意识到家长不希望他们说谎。
这种无意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渐消失。
2)没有是非对错等道德观念
起初孩子是没有“对错”意识的,随着他们的对错意识越来越敏锐,开始撒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因为他开始知道 “哎呀,我又做错事了” “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是错的”,所以他就会很聪明地用撒谎的方式避免让自己遭受批评。
3)逃避惩罚
这个最容易理解。
孩子把家里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他知道说实话会挨批、挨打,害怕惩罚的孩子可能会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
4)获得关注和认可
孩子们可能会对同龄人撒谎,以获得他们的尊重和喜爱。
孩子撒谎了,爸妈怎样做才好
要帮助小孩子减少撒谎,我们首先得在认识上,扭转对撒谎的2个错误认识,因为减少撒谎的办法就隐藏在其中。
错误1、只要撒谎就是道德品德问题
对于7岁之前的孩子,完全不该认为撒谎是道德问题,我更愿意认为,说谎是一种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大部分孩子撒谎的主要原因是想要避免麻烦,他们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或冲突。
有时他们唯一知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只有撒谎,尽管它有缺陷。
错误2、孩子撒谎得有惩罚,才不会再犯
正如前面提到的,孩子有时候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
因此,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撒谎时,告诉他「只要你说实话,我就不会惩罚」。
反复几次之后,当孩子发现自己说实话,不仅不会被惩罚,还能得到爸妈的帮助,他就不会撒谎了。
反之,如果孩子承认撒了谎,你还是惩罚他,他就会告诉自己,是自己的谎言不够完美,下次一定要把谎言编造的更完美些。
简而言之,你只需记住,惩罚撒谎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孩子会撒更多的谎。
其实,撒谎≠坏孩子,父母无需过度反应,伤了孩子,也伤了亲子关系。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撒谎。
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时刻提醒自己:
被爱的孩子,无需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被尊重的孩子,无需用谎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基于爱和尊重养育出的孩子,必然诚实、优秀!
最后,为了避免理解偏差,我需要强调一下:
本文我们只是在描述撒谎这件客观事实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未涉及对撒谎这件事的价值判断,更不是提倡撒谎。
我还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做个诚实的人!
低龄孩子,和他们讲道理往往效果大打折扣,基本是左耳进右耳出。孩子的思维力达不到理解和共情父母的“好言相劝”。
所以通过绘本故事来矫正孩子说谎的毛病,是个有效且自然的方式。不妨带孩子看看这十本绘本,慢慢引导孩子不能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