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应激事件不时出现
好事和坏事都可以成为应激事件
有的是正常、可以预见的
有的则是突然发生的事故。
儿童经历危机事件后的反应
1
什么是危机事件
任何威胁到儿童身体和心理完整性的事件, 包括经历、目睹、听到/通过媒体接触自然灾难(例如:地震,大火,泥石流等)、人为灾难或严重事故(例如:火灾,严重车祸,烧伤,摔伤,战争,等)、暴力(被严重欺凌、家庭内暴力、虐待/忽视、强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例如:群体爆发严重传染性疾病)等。
2
为什么儿童容易暴露于危机/灾难
?儿童发育特点也导致他们容易暴露于危机/灾难。
- 对问题的认识与意识不足;
- 解决问题经验与能力不足;
- 对环境的依赖;
- 缺乏求助能力。
3
哪些儿童更容易在灾难中出现问题?
- 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
- 孤身和失散的儿童;
- 关注不足的儿童;
- 救助机构的儿童;
- 特困家庭儿童;
- 暴露于极端应激事件和创伤的儿童(例如,失去至亲的人或失去赖以维持生存的所有物品的人、强奸幸存者、暴行的目击者等);
- 原本有严重的身体、神经或精神残疾或障碍的儿童。
4
儿童经历危机/灾难事件的反应
?表现与成人不同
- 容易行为化;
- 容易被误解与忽略,导致问题行为恶化或发展。
?多数会出现阶段性正常反应
危机事件或灾难发生一个月内出现下述问题多为正常反应,多数儿童1个月后恢复正常,超过一个月仍有明显的影响则应及时就诊。
- 情绪失调:紧张、害怕、担心、无助、不开心、愤怒、烦躁;
- 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下降:对人和对外界退缩;
- 警觉性增高;
- 行为反常:退行性行为(变得似乎更幼小,能力退化),或攻击他人,
- 回避创伤有关情景;
- 感觉被孤立与歧视;
- 低自尊、内疚自责;
- 注意集中困难、坐立不安;
- 难以信任别人或外界;
- 反复讲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话题或玩类似情景的游戏;
- 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失调:常见入睡困难或容易惊醒,进食问题,不明无原因的身体不舒服等。
? 反应的特点与年龄发育阶段有关
学龄前幼儿:
更容易恐惧、烦躁、哭闹不安、打人,好动或呆滞,行为更幼稚(如吸吮拇指、怕黑暗、尿床等) 。
学龄儿童:
- 可以有视觉闪回或者对灾难经过失忆;
-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同伴攻击行为;学习退步或拒绝上学;
- 反复玩创伤后游戏或者在游戏、绘画或者讲话中再现创伤体验与理解;
- 可发生多种心理障碍的诱发或原发障碍加重,如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离性焦虑,抑郁,特定性恐惧症,发育迟缓,品行障碍(包括对立违抗障碍),多种躯体的主诉,进食障碍等。
影响儿童危机/灾后反应的因素
1
家庭/社会因素
- 儿童或家庭状况:家庭是否和睦,过去是否有其他的创伤事件;父母对事件的反应是异常还是镇静;
- 儿童本身特点:气质特点(如适应性、自我调控能力),躯体健康(先前是否存在病理心理或发育困难);
- 社会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家庭、学校、社区、同伴)的强弱。
2
事件因素
性质、受伤程度、持续时间、频次,如:
- 高度暴露水平:自己严重受伤或目睹他人被残暴,感受到极度恐怖、无助、受到生命威胁;
- 事件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分离;
- 持续时间长,多次出现;
- 躯体受伤程度:在受伤或治疗后剧烈、慢性疼痛;明显的躯体畸形或残疾。
成人指导儿童远离以及应对
危机/灾难的安全计划
1
预防
方式:亲子读本等教育;当儿童目睹/听说时,及时与儿童讨论。
- 识别、认识灾难;
- 自我保护:生存技能、物理安全、避免危险与疾病、危险处境对策等;
- 情绪调节与放松。
2
灾后保护
(1)安全感的建立:
身体:
- 获得身体与心理安全感:安全环境,尽量由熟悉、亲近人照顾;
- 获得健康水、食物、空气;
- 医疗。
心理:
- 以适龄的方式了解真相;
- 与事实相符的安全保证;
- 允许暂时的退行,理解情绪行为反应;
- 帮助恢复熟悉的生活环境与活动;
- 参与适当的纪念仪式。
(2)得到恰当照顾
- 合适的照顾者:识别、满足儿童基本需要;对儿童反应、心理疾病的识别;管理儿童行为的能力;
- 避免:让孩子害怕、担心;惩罚、内疚;忽略/过度保护。
3
帮助儿童自我情绪调节
- 示范,创造条件允许、促进儿童的自我调节,教孩子放松方法,帮助问题解决等。
4
促进恰当的社会支持
- 活动/游戏;
- 同伴交往;
- 家庭陪伴;
- 学校活动;
- 与外界的联系;
5
避免不利的社会环境因素
- 再次受到创伤或不利于康复环境;
- 反复接触创伤情景;
- 单独、过多接受媒体采访;
- 获得过度保护和过多无益的好处。
临危不惧
很多应激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不主张家长为回避应激而过度保护孩子,积极的态度是帮助儿童学习一些应对技能,发展起良好的问题解决策略和适应能力,如果孩子的反应过于强烈,以上方法不能有效地缓解,则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