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了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慢慢长大,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刚生出来的时候非常可爱,慢慢的长大似乎变得越来越可爱,让他做点什么事情都乖乖的去做,而且小小的肉肉的,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但随着年龄慢慢变大,似乎很多小孩都变得越来越叛逆了,只是什么事情都不跟你讲,有时候连你跟他搭话都不应你,一提到他的缺点,甚至还给你摆脸色看,但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一个孩子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但这种现状呈在于相当多家庭中,这也就是父母的权威感慢慢的在孩子心中弱化了。

那么权威感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他会怎么样发展呢?

社会上有两大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一类是亲密关系,一类就是权威与领导关系,孩子小时候对权威与领导关系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了以后进入社会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皮亚杰教授曾经说过,在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里面,5岁到8岁这个阶段是权威阶段,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已经开始学会去遵守一些规定,遵守权威的规范,这个时候他们会觉得人们制定出来的规则是不能改变的。

12~14岁的时候是可逆性阶段,这个时候他们觉得人们制定出来的规则可以改变,只是大家共同约定这样子做罢了,如果大家都同意,那么这个规则就完全可以改变,所以这个时候,不只是遵守父母提出来的规定,他们会同样去要求父母遵守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规定,而不是只许州官放火的状态,这时候也是孩子的尊重平等关系意识的阶段。

那么权威感为什么会不同程度的消失?

在孩子有了平等的意识之后,权威感的消失实际上是正常现象,不管孩子的父母多么有能耐,他们的权威感仍然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丧失,但如果丧失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那也是不正常的。

就打游戏这个问题来讲吧,这是许多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说不打游戏,孩子的成绩就能够有很大提升,也不是说打游戏的孩子成绩就一定差,当然也有那种学霸,但在游戏中也能够打到王者的,所以父母有时候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对孩子都是有影响的。

虽然可能家长们觉得并不在意,但在孩子的心中已经落下了一个影子,如果说只是一味的暴力劝退孩子,不去打手机游戏或者电脑游戏的话,肯定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可以适当的参与进来,比如说问孩子,这个游戏要怎么打才能像你打的那么厉害,稍微虚心一点请教的话,那么也可以跟孩子有更多可以聊的东西,现在几乎隔个15年就完全变了一个世界,所以家长跟孩子之间的代沟还是比较深的,要是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确实孩子有时候根本不想跟父母沟通,因为说也说不通,说也说不清楚。

身边就有一个朋友,他跟他女儿的关系非常好,他女儿现在已经大学了,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仍然还会来征求他的意见,在很多时候都会尊重他的想法,而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他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尊重他姑娘的一些做事方法,虽然这个小孩也爱玩耍,也爱打游戏,但他从来都没有暴力的阻止过,而是参与进去跟她一起玩,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指点一下是不是该写作业啦?女儿现在上大学了,又学到了很多他不懂的东西,但是他都非常努力的去学习,不是刻意的去跟她有什么生活上的交集,只是一直在学习的状态,不会让女儿觉得跟他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而当孩子发现自己想要了解的一些东西,家长都知道的时候,便会去跟家长聊了,那么家长始终都可以保持一种权威感。

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够适当阻止权威感的丧失?

孩子对于权威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运用好几个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权威定向,在小的时候孩子无法跟家长去理论,一般都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个时候因为孩子非常害怕家长,所以家长就拥有一种权威定向。

之前去银行取钱的时候看来一个小胖墩,妈妈取了钱之后,小胖墩说自己想吃门口那个冰糖葫芦,妈妈说我没钱,你有钱的话你自己去买吧,小胖墩说你刚刚不是取了钱吗?妈妈两眼一瞪,小胖墩动了动嘴没有再说话,但是在妈妈取钱的时候小胖墩一直在盯着冰糖葫芦,是真的非常渴望了,这时候他知道他就算再想买妈妈不出钱也没办法,所以就放弃了,走的时候看小胖墩都快哭了。

知识定向就是说家长懂的的东西是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这个层次就比较高了,这是从心理上尊重家长。

比如说现在很多父母自以为对孩子提的建议是非常适合孩子的,但他们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巨变,曾经以为的一些黄金行业,现在都是非常明显的在走下坡路了,但他们却还是固执的想让孩子从事自己认为非常优秀的行业,而如果孩子表现出拒绝不愿意的状态,那么家长就认为孩子这是有逆反心理了,甚至会产生非常郁闷的心情,还会跟邻居们朋友们东说西说,但在孩子看来这只是父母现在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所以他们也是为了他们的人生负责,这就是父母跟孩子的认知之间的偏差,父母的认知若是真正的脱离了这个时代,确实不能够给孩子很好的指导,也就失去了在这个方面的权威感。

 

身份定向,这是出于孝顺的目的,毕竟父母之命所以是不可违背的,有这种想法的孩子自然也是比较听话。

像长大之后的孩子,许多还是都不太愿意逢年过节的回家,当然本质的不想回家是占少数的,主要是父母的啰嗦、以及催婚什么的,这种现象到了现在也还是很严重,再加上很多父母也不愿意去学习,他们的思想观念都还停留在他们那个年代,对你做的很多事情都看不顺眼,但是辛苦的回到家招来的却是不开心的局面,久而久之很多人当然是不想回家,但毕竟父母养了我们这么久,所以迫于父母之命当然是需要回家看看的,只是每次都不太开心罢了,而有的不太孝顺的孩子,可能就真的不回家了。

行为定向跟权威定向差不多,就是孩子小时候,对家长还是有一种害怕的想法。

也就是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的权威感来源是来自于孩子的害怕,但当他们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想要树立权威感,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或者足够的方法,让孩子能够心服口服,比如说他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做不出来的题目,而你能够迎刃而解,并且给他讲通讲懂,比如说他出了社会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处理跟同事之间的关系,或者跟领导之间的关系,而你能够教给他方法,让他茅塞顿开,这样子他便会非常崇拜你,这也就是家长的权威感。

真正合适的权威关系,并不是说所有规则全部都由家长来定,只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关系,孩子可以选择在一些方面遵守,一些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理性的一种状态,也能够让家长跟孩子之间少了很多壁垒,真正的能够成为朋友一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6:20

相关推荐

  • 17岁的男孩不愿和家长沟通怎么办(17岁男孩如何沟通教育)

    17岁的男孩不愿和家长沟通怎么办(17岁男孩如何沟通教育) 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最为关心,希望孩子可以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将来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亲子关系 2022年8月17日
  • 作为家教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桥梁)

    作为家教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桥梁) 【内容摘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现代父母的夙愿。一般家庭孩子都较少,父母几乎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命根子。但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往往…

    亲子关系 2022年7月13日
  • 家长大课堂第二讲-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沟通

    家长大课堂第二讲: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沟通(家长大课堂第二讲: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沟通教案) 6月22日上午,2019年青岛市教育局“家长大课堂”第二讲在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举行,各区市…

    亲子关系 2023年1月9日
  • 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父母从来不和孩子沟通)

    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父母从来不和孩子沟通) 近日,为什么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受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怎样才能跟孩子更好地进行沟通?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

    亲子关系 2022年8月1日
  •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心理学上叫什么

    01   大女儿娇娇今年九岁,小女儿蓉蓉也七岁了,俩人从小一直是被两位老人带着,基本算是隔代教育。   每次工作不忙回到老家,对她们的直观印象就是,两个疯丫头,…

    亲子关系 2022年5月28日
  • 孩子上了高中,家长怎么办?

    进入高中,正值孩子青春期,思想和意识都发生不小的变化,有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甚至连话都不愿意多讲几句。 作为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让孩子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具备抗压能力…

    亲子关系 2022年6月3日
  • 亲子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的重要性其实不言而喻,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反复学习培训如何更好地沟通,比如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比如换位思考,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比如注意提问的语气等。其实这些方法和要点,同样适…

    2022年5月25日
  • 谁该为孩子的教育买单?

    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来源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部分。 那么,最后孩子的教育应该由谁来买单? 根据国家十二五教育课题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影响等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总和。 毫无疑问…

    亲子关系 2022年4月15日
  • 亲子沟通名言(亲子沟通的标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育儿观念浸泡中长大的父母,总是会遭遇亲子关系的诸多冲突: 父母要求孩子往东,孩子却偏偏要往西。结果上演了一幕幕南辕北辙的“悲苦戏”。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 2022年4月16日
  • 考试卷家长签意见二年级(考试卷家长签意见五年级)

    学生们对于考试肯定是很熟悉的了,考试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是最直接的反馈,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了。 各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除了和自身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直接挂钩,同时也是离不开老…

    亲子关系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