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着粉嘟嘟的孩子从产房里抱出来,你的心都快融化了吧!也暗暗发誓这辈子要好好的爱他。并且默默的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不管孩子日后多么不听话,多么调皮,都要用最温柔的话语跟他交流,也对打骂孩子的行为嗤之以鼻。在刚开始的一年里,你确实做得很好,也没有违背最开始的诺言,可是三年过去了,你发现当初的诺言和目标好像离自己越来越远。
不是你不爱孩子,也不是对孩子不够温柔,更不是你不懂得跟孩子讲道理,而是你发现,有时候你越温柔,越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不听话,越违背你的本意,这使得你开始怀疑自己。
记得有一回下班,刚踏进家门不久,隔壁奶奶就跑过来跟我告状说:“你家这个儿子啊!真是不得了啊!还敢跟他奶奶吵架。” 我看着婆婆红着眼,儿子低着头,我忙问怎么回事。隔壁奶奶告诉我说:“你家儿子外面玩了回家,嫌弃奶奶开门晚了,就冲奶奶发脾气,奶奶可能说了他,就不乐意了,跟他奶奶吵起架来了,后面还是我说要叫警察才停住了。你得好好的管管他。”谢过邻居奶奶,我把儿子拎到房间,关起门来好好的把他揍了一顿,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敢跟他奶奶造次了。
不过事后,我在想平时也没少跟孩子讲尊老爱幼的道理,也没少跟孩子讲要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也没少跟他讲古今中外尊老爱幼的故事,更没少跟他讲各种做人做事的道理,可是他给我的育儿卷的答案似乎是一味跟孩子讲道理,好像行不通。
一、为什么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养不出听话的孩子
1、孩子并非不懂道理
小区有个不大不小的斜坡,很多孩子都喜欢骑个滑板车从坡上冲下来。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妈妈逮住正要往下冲的小男孩说,“不能往下冲,很危险,容易翻车摔伤的,摔伤了会流血,很疼的。”“宝宝乖,我们去平地上滑。”然后半牵,半拽的把孩子弄到平地上,正当这位妈妈跟邻居聊天的时候,孩子一溜烟的走到坡上,呼啦,呼啦的骑着滑板车冲下来。
这位妈妈只注意自己讲的如何“有道理”,却不体恤孩子的一点童趣,讲道理不如做道理,不如让孩子滑下,在他快要出现危险状况时,及时帮他一把,也让孩子下次知道怎么规避风险。
2、孩子的成长不是简单的被告知和“告诉”
在孩子刚会走路,对所有事物满怀好奇心的时候,你告诉他,不要按那个饮水机的红色出水口,那水是热的,会烫的起泡,可是一眨眼功夫你就发现孩子又跑到饮水机下面,把水按得哗啦啦响,吓得你赶紧抱过孩子,又是一番道理讲说,重复几次后,你发现怎么跟孩子讲都不能阻止他。
要使孩子明白道理,不光要把道理讲给孩子,还要让孩子有实践道理的机会。你怕孩子热水烫到,不如在安全的前提下,把热水按到孩子手上,让他体会水的热度,一次的实践,可能比N次的告知更有效。
3、思维惯性认为讲道理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各种各样的道理下长大和生活,小时候父母给我们讲要好好读书的道理,要尊老爱幼的道理,不能干坏事的道理……长大了我们被各种推文告知要自律的道理,不能熬夜的道理,要控制不良情绪的道理……总之道理离不开我们的日常,我们总是认为讲道理是最有效,也最优雅的方法,可是到后面发现,尽管我们听了这么多道理,可还是做不到静下心来读书,做不到每天锻炼身体,做不到不刷手机到深夜。
套用电影《后会无期》中一句经典台词:“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对孩子教育有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李玫瑾:该打时就要打!有什么教育意义
李玫瑾教授大家都不陌生,李教授坦言在一味讲道理没用的情况下,孩子”该打就要打”。必要的惩罚教育很重要。
1、让孩子有所怕,让孩子产生敬畏之心
也许你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比以前小时候的我们,现在孩子可以独自一人去旅行,可以跟陌生人侃侃而谈,可以跟老师家长讲一堆道理,可以在跟父母一言不合时摔门而出。仿佛他们就是新一代美猴王,天不怕地不怕。当孩子违反规矩,冒犯父母师长,对他进行惩罚,其实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让他对人,对事产生敬畏之心。
2、让孩子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曾听过一个报道说,一个小孩因跟同学课堂捣乱,不忍被老师批评而跳楼了,这样的惨剧谁也不愿意看到。打骂教育虽然不可取,可是不论孩子犯什么错都是温柔的讲道理,日积月累,孩子就只有一颗玻璃心,受不了任何打击,适当的惩罚,让孩子从小内心更强大。
3、给孩子形成隐形的约束力
父母认为给孩子惩罚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影响亲子关系,也许太少的惩罚才会让孩子感到恐惧,适当惩罚让孩子知道惩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且适度的”体罚”还会督促孩子积极上进,让他做事之前都会考虑父母的威严,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是不做,有些人是不能冒犯,也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教育孩子的手段千万种,但是该打时就要打是不可忽略的手段。
三、如何发挥惩罚教育的最大作用,让孩子对父母充满敬畏之心
1、不要拿惩罚当法宝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对孩子进行打骂,或者没收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或者用各种方法威胁孩子,因为这样效果来得最快,孩子立马乖乖就范。可是久而久之,孩子就对惩罚麻木了,甚至产生不就是没收玩具吗?不就是打一顿吗?这样的心理,反而不再敬畏父母,也对父母的话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甚至还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跟小朋友的交往中,这种拿惩罚当法宝反而适得其反。
2、分清惩罚的场合
不是孩子犯个芝麻大的错误,家长们就要用惩罚手段来教育孩子,谁不是在犯错的时候,学习,然后不断进步。当孩子违反规则,无视长辈,威胁家长时,我们绝对不能姑息孩子,这时候对孩子的惩罚,就是让孩子产生敬畏之心的最好时机。
3、惩罚教育要真诚
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惩罚时要真诚,所谓真诚是本着爱孩子的前提,着实的解决问题去的,而不是为了解一时之气。比如孩子经常上学迟到,拖拉,这时候惩罚之前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不理想,会给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影响,在惩罚之后,要跟孩子强调父母是爱孩子的,只是不喜欢孩子的这种行为。
孩子总是在犯错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在父母的扶持下长大成人,当孩子偏离轨道太远时 ,父母及时的出手,该打就打,能把孩子从歪道上掰过来,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在规矩的大道上一直走下去。
今日互动话题:您对孩子进行过惩罚教育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惩罚教育的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