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一顿

朋友说:

“我小时候,可没少挨打,在妈妈的棍棒教育下,我是镇上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

我家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揍了他一顿,居然两天都不理我。

现在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不能打了?”

关于“打”孩子的问题,以前的父母根本不会纠结。

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信奉的是“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

但是近20年来,随着西方“快乐教育”、“鼓励教育”观念的传入,也让很多父母对棍棒教育感到了纠结和质疑,也有了更多的反思。

能不能打孩子,也成了一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

“如果孩子不听话,到底要不要打?”

打孩子不能解决孩子真正的问题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曾说过一段话: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之心。

有人觉得要让孩子形成敬畏之心,那“打”的效果最明显。

只有让孩子的身体产生疼痛,他的身体才会形成“怕”、“不敢”的记忆。

其实,任何直接干涉,比如命令、说教或打骂的形式,都只是靠外力起作用,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打孩子,却可以激怒父母的情绪,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变成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成了出气筒。

对孩子来说,他只有自愿且自发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某种情形,才会真的改变。

“打”是手段,不是目标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打”还是“不打”,不是问题,怎么打才是关键。

我小时候也是比较皮的孩子,经常搞破坏,对于小破坏,我爸经常的做法是批评教育。

有次我看到稻田里正出着稻穗,觉得好玩,于是边走边拽,不知不觉手里就捧着一大把稻穗。

我爸看到了,得知是我从稻田里拽下来的,非常生气,揍了我一顿。

吃饭的时候,我爸说:

“老百姓一年就指着这点收成,你拽下来那么多稻穗,人家就会减少收成,你想想你做的事。”

对于这次挨打,我一点儿也不恨我爸,相反,知道自己做了坏事,也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做了。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做过损坏别人东西的事情。

但现在,很多家长打孩子,并不能让孩子收获成长,相反,还因此伤害了亲子关系。

会让孩子产生“恨”,产生“你现在打我,等我长大了,我也打你”的报复心理。

责打是一种手段,有时可以让孩子有所敬畏,孩子在成长中才能产生自我约束,但不是目标,更不能频繁使用。

因此,要不要打孩子,只有一个判断标准:你想因此让孩子收获什么?

这些情况一定不要打孩子

无论如何,“打”孩子都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行为,都只是管教的非常手段。

这些情况,一定不要打孩子。

■.孩子3岁前

人的自信心奠基在出生后的8—18个月,这段时间,家人要对孩子有充分的耐心。

尤其是妈妈,要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通过示范、教导和协助的方式,才会对孩子产生更好的影响。

一般孩子到了3岁左右,才有规则意识,这时候父母要教导孩子知道服从,尤其是对一些规则的服从。

■.孩子生病时

孩子生病时,一般会比较闹,也会让照料的人疲惫。

父母哪怕再疲倦,也要调整好心情,不要打骂生病的孩子。

■.孩子遇到挫折时

孩子小的时候,还不能清晰地认清事实和自己,更需要亲近的人的反馈来定义自己。

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他最需要肯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责骂孩子,应该鼓励安慰为主,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亲子关系差时

有一句话说:

你的孩子能够受得住多少次的“打”,完全取决于你曾让孩子体会到多少爱。

对于那些亲子关系差的家庭,最好不要用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这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甚至会让孩子一去不复返。

孩子不听话,父母该怎么管教

责打是出于爱,出于责任,不是发泄怒气。

所以管教孩子,父母也要有正确的观念,要做到:

第一、管教前要先管理好情绪

很多家长在打完孩子后,第一感觉就是“后悔”。

因为仔细想来,孩子并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

其实之所以会打孩子,往往不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而是由自身的疲惫、压力、焦虑或不快导致的。

“失控”意味着缺乏自信,管教孩子,必须是理性的、可控的。

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是父母的本分。

第二、避免和孩子发生战争和冲突

与孩子发生战争,斗争意味着不尊重对方,屈服则是不尊重自己的尊严。

其实,任何人与孩子之间的斗争都是徒劳无益的。

而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讨论和说明,与孩子设定明确的行为界限,制定合理的生活规划,允许孩子在行为界限内享有相当的自由,如果违反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第三、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相比惩罚,父母要允许孩子体验到他的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更利于孩子接受。

比如孩子没有按时起床,还不及时穿衣洗漱,最后迟到了,父母该怎么做?

你是跟老师解释孩子迟到了的原因,还是帮孩子做他份内的事,确保不迟到?

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不会让孩子体验浪费时间的后果。

所以定好规则,家长要克制自己,不干涉,自然后果才会恰当地发挥作用,也才能让孩子有主动遵守秩序的冲动。

总之,责打作为管教的一种方式,是必要的,但不提倡,它应该是最后的选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午4:33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午4:37

相关推荐

  • 和孩子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孩子的有效沟通方式)

    和孩子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孩子的有效沟通方式) 作为父母,你是否只关注如何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却从来没有想过“你说话”和“孩子听话”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很快的,如果…

    亲子关系 2022年8月1日
  • 平时如何与孩子们交流沟通(与孩子沟通方法)

    平时如何与孩子们交流沟通(与孩子沟通方法) 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可以看到好的效果的呈现。和孩子沟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要态度温和,不能总用教训,批评,指责的口吻。对孩子来说这根本不…

    亲子关系 2022年7月14日
  • 孩子在学校上课不听话怎么办

    如果你遇到过这些情况请自行脑补并对号入座:   1. 遭遇叛逆的孩子,导致我在班里的威信大受打击。 2. 无论我怎么催促、怎么鼓励,有的孩子就是拖拖拉拉。 3. 总有几个…

    2022年5月12日
  • 学前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宝宝健康生活,享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开心和快乐。尤其送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有些孩子独立性增强,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往往会变少,父母往往会有一种失落感。当孩子说喜欢老师,想和老…

    2022年5月20日
  • 家庭教育(亲子阅读卡)

    首先,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直接关系,也是家庭关系的主旋律。家庭关系的和谐还取决于夫妻之间的关系。所以,首先要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如果夫妻关系好,父母就可以…

    亲子关系 2022年4月24日
  • 亲子沟通谈话内容对话形式

    最近在看张贵勇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在书里,张贵勇老师没有大篇幅讲述如何教育孩子,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一个个童趣的聊天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父子聊天的乐趣与爱。 比如张贵…

    2022年5月18日
  • 小朋友新年故事(新年礼物幼儿故事)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

    亲子关系 2023年1月13日
  • 如何与熊孩子沟通

    如何与熊孩子沟通(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

    亲子关系 2022年11月30日
  • 爱的语言有五种表达(爱的语言经典话)

    爱的语言有五种表达(爱的语言经典话) 为帮助医务人员有效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缓解医务人员的育儿压力及焦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社工部于2021年8月至9月期间面向本院医务人员开展了…

    亲子关系 2022年7月7日
  • 帮孩子戒除网瘾

    帮孩子戒除网瘾(帮助孩子戒网瘾)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7月14日发表的题为《拔掉孩子们的电源!五个步骤脱离网络连接》的报道称,文章编译如下: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

    亲子关系 2023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