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诚实守信的孩子更能遭到大家的喜欢,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突然间说起了谎言,有些还是不切实际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诚实呢,针对这一情况,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l 孩子不诚实的原因
1. 想象和现实搞混了
由于3岁的孩子还处在意识的萌芽期,所以,孩子会把看到的与心中想象的,真实发生的与内心希望的、实际做过的与内心遐想的混淆了。导致孩子说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话。这时,家长不必担心,更不要把这种情况认为是孩子不诚实的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确还不太能够分得清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
2. 可能是无意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太完善,可能分不太清这个物品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因此有时候就会将别人的物品带回家了。此时,家长一定要记住的是:提前问清楚孩子这个物品到底是谁的,并且要告诉孩子不要未经别人的允许拿别人的东西。
3. 跟父母学的
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榜样,因此家长的一些小习惯,孩子也会跟着学习。比如,如果在家里面,家长们都说了谎话,让孩子看到了,孩子也会跟着家长学说谎。
4.家长总是鼓励孩子的错误
孩子的内心是很单纯的,有时候无意之间偷拿了别人的东西,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自己也分辨不出来是非,如果此时的家长不但不去教育,反倒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大肆表扬,会让孩子觉得:啊,原来拿别人的东西是正确的行为啊,妈妈是会表扬我的。大大增强了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动机。
5.父母太过严厉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家长这时就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乱用惩罚。比如:孩子只是今天太贪玩,忘记写作业了。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孩子忘记写,家长只需耐心地引导孩子,耐心说了,孩子就会做出改变,并且不再犯。但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做,打孩子,骂孩子,数落孩子。这些严厉的言语像刀子一样,一下下地在孩子的心中刻下重重的痕迹,为了避免家长的惩罚,孩子只好选择了说谎。
2 针对孩子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有极强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关心。家长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多说真话,不要总是讲假话;做错事时,大可不必担心父母的责备,试着去勇敢承担自己的错误,积极地去改正它最重要;也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及时的还回去,做到言而有信。从小事做起,一点点的渗透,让孩子慢慢的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从自身开始做起
如果父母想要培养一个诚实守信,以诚待人的好孩子,必须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最好的示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时一定要言而有信,不给孩子讲空话,所以在给孩子承诺时,一定要考虑“这个承诺”是否能够给孩子兑现;如果不能做到兑现,家长一定要及时的跟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做出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中原谅父母。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诚实守信。
3.从家庭氛围开始做起
我们常说,家庭氛围很重要,如果家长在家总是严厉无比,孩子会从心底里感到自卑,从而会选择用撒谎来讨好家长。父母要试着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人对他的爱,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孩子就会更有底气了,有了底气,自然就有了说出来的信心,进而不再向父母撒谎。
4.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诚实守信,但是由于家长的严厉,导致了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小心愿,跑去选择撒谎。因此父母在此时需要去认真分析,认真辨别孩子的这一愿望是否合理,如果是合理的,尽量就去满足孩子,如果是不合理的,也可以带领孩子共同分析,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不能满足的原因,家长不能抱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现在还小,他能懂写什么啊,他会有什么想要的啊?”如果你总是不满足孩子,真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而言之,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果孩子出现了“撒谎”的行为,一定不要放纵,家长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氛围,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做好这几点,让你的孩子也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