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期总是让父母猝不及防,稍有不顺心,他们就要大发脾气,并且不分场合。不少父母碍于面子,常常会选择”息事宁人”,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
但现在的80、90后父母可不惯着孩子,你哭没关系,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你表演,等着孩子自己妥协。
其实不管是哪种教育方式,就孩子成长而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如果只是一味妥协于孩子,那就是溺爱的行为,孩子很容易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变本加厉;如果让孩子妥协于父母,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得不到帮助,进而形成习得性无助。
国外爸爸与女儿沟通的方式堪称王者操作
女儿独自去车库找蓝色的推车,被父母发现后便嚎啕大哭,而这位爸爸将女儿抱起来坐在凳子上,安抚她:
“让我们来谈谈,然后我会帮你。”
“你想要什么?你要蓝色的手推车吗?”
在得到女儿肯定的答复后,爸爸继续耐心地说:”好的,那我们要先谈谈,然后会帮助你。”
“首先爸爸妈妈都说别动,你不能自己去车库里,里面很危险,会有很多可能会伤到你的工具或东西,然后你会吓到爸爸妈妈,好吗?”
“我们以为你受伤了,所以跟你说别动,因为我们担心你,我们希望你能安全,所以跟你说停。”
“你没有惹麻烦的,没有关系,我会帮你的,你要抱抱吗?”
女孩点头后,爸爸一边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边抚摸着女儿的背部说:”爸爸妈妈没有生你的气,我们只是担心你,你有点吓到我们了,我们就想着你能安全,所以你去车库的时候,你需要一个大人陪着你去,好吗?”
再三跟女儿确认过她想要蓝色的手推车,并且女儿坚定地认为推车就在车库里后,爸爸询问女儿是否愿意陪同自己去车库里找,最终父女俩愉快地去找推车了。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虽然这位爸爸选用了絮絮叨叨的方式,但事实却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却是最温暖、最有说服力的。
“三岁看老”,小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一定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应对,否则孩子还会有更加过激的行为,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你的苦心。
说白了,孩子不听话,大多是家长的教育问题,教他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典型的反面教材:父母不满足要求,孩子自虐威胁
一名三岁的小男孩为了一包零食,竟然用头撞向步行梯的铁栏杆,并且还在步行梯上来回翻滚,只为了逼妈妈就范。
这一幕不仅让人心疼,更让人感到悲哀。
三岁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呆萌可爱的,可他却如此夸张、大尺度地伤害自己。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父母平日里的一味妥协导致的,孩子们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发脾气,如果父母因此而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相当于告诉孩子可以发脾气的方式是有效的。
其实表达这件事,一定要从小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正确的做法,多次正面强化的效果是最好的。
如何帮孩子正确表达?
一、强化孩子的目标行为
当孩子有目标行为意识出现的时候,父母应该予以强化,如孩子想要汽车,父母可以马上给他们汽车,也可以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汽车,什么颜色的汽车等等。
尤其在孩子需求的能力还不稳定时,我们在孩子有独立要求的反映时,更要及时强化目标行为,这样孩子可以更好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逐步泛化句式
当孩子可以清晰、完整地说句子时,一般我们可以先教他们固定句式,再泛化。如果孩子说我想要汽车,他就会有汽车,之后再教他给我汽车,我可以玩汽车吗?
三、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要求方式
很多孩子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如哭闹、打人、发脾气等。
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在孩子行为停止或削弱,或孩子呈现正确的表达方式后才给予强化,情绪化时的他什么都听不进去。
最后的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千万记得跟孩子复盘,比如睡前,这样他才会留下更深的印象,内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