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个名字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我只是想探讨一下,家长与孩子双方是以什么身份进行沟通的。
有人说,不就是家长和孩子的身份吗?我想说,这只是表面的身份而已。
先说一下圆桌会议。
顾名思义,圆桌会议是大家围坐在一个大大的圆形桌子旁边开的会议。围坐在这个桌子旁边的人,没有尊卑上下之分,只要坐在这个圆桌旁,大家的身份都是平等的,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据说,圆桌会议起源于公元5世纪英国的亚瑟王。亚瑟王在与骑士们商讨国家大事时,为了表明地位平等,君主和骑士们之间不排位次,就改用一张圆桌开会,而不是传统的长桌。圆桌会议由此得名。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
然而在我国,大家没有用圆桌开会的习俗。一般开大会时,都会布置一个主席台,领导们坐在上面讲,同志们坐在下面听。开小会用长桌,也会有一个固定的领导席位。即使在饭店,吃饭用圆桌,也会强行分配一个主座,留给年长的,或位高的人。小辈要是不知好歹坐上去了,会被别人笑话“不懂规矩”。中国人非常重视“排排坐”。
这种长幼尊卑的观念在家庭中也不可避免。当家长与孩子进行谈话时,无形中就一屁股坐在了主席台上,让孩子坐在了主座台下。家长坐在上面讲,孩子坐在下面听,根本没有平等可言。
想象一下,沟通就如同一个大管道,这头连着家长,那头连着孩子。家长在上游,孩子在下游。家长的话,源源不断地流向孩子,而孩子的话不可能流到家长那里。单方面的灌输,是沟通吗?只是传达或下命令而已。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沟通根本就是单方面的。
而要想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前提是家长与孩子必须地位平等,这样孩子才能有机会说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