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提到孩子最近在家里会说一些脏话,以前从来没有过。问她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孩子说是班上小朋友这样说的。朋友说她严厉禁止了,可是好像没有用,孩子还是在说。
大概在孩子3-6岁之间,会有一个时期,孩子对骂人的话,跟屎尿屁有关的话,说出来很伤人的话,特别感兴趣,还非常喜欢讲。
像噗噗最近偶尔也会说这样的话:“你是一个屁屁。”“你是一个大臭臭,好臭呀!”还有很明显模仿同学的一句话,“看我不打死你。”说过一次,大概看我脸色一怔愣了一下,现在没有讲了。
有的孩子可能还会说一些程度更重的话,像很明确的骂人的脏话,这里不举例子了。还有“狗屁”“狗屎”“我不喜欢你,你是个坏爸爸/妈妈。”“你去死”等等等等。
虽然这些话听着不太好,但是比这样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应该是孩子在说这些话背后的心理原因。因为即使是同样一句话,不同的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可能目的或者心理并不一样。
说脏话背后的心理与原因
孩子说脏话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一个孩子自己被逗得嘎嘎嘎一直笑,然后说“你是一个臭狗屎”;和另一种情况,孩子愤怒地嘶吼“你是臭狗屎”,两种心境就决然不同。所以,重要的不是孩子表面的说脏话的行为,而是背后的原因。
1.好玩有趣:说脏话,应该是大多数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会染指的一件事。所以,孩子们就会发现这个禁区,然后发现和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大人说这样的话时,成年人的反应很有趣。要么是严声立止,要么是一脸不可思议,要么是被逗得笑了。
孩子在观察的大人的反应时,就会发现这句话原来与众不同。出于好玩的心理,就会一直说。像噗噗就很喜欢跟我说:“妈妈,你是一个大臭臭吗?”我听了面无表情,她自己回回咯咯咯咯笑个不停。
孩子很多时候,说脏话或者不雅的语言,其实出发点都是觉得好玩有趣。
2.相互模仿,环境习得:孩子说脏话或者不雅的语言,一般都是从周围环境中习得的:要么是模仿周围一起玩的小朋友或者同学;要么是比他年长一点的哥哥姐姐;要么是见过周围成年人这样说过;要么是观看的媒体内容里有等。
所以,孩子在知道“新鲜”的用词以后,因为3-6岁也正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会使用新吸收到的词汇来看看效果。而且因为认知能力和经验的不足,有时候他们未必明白这些新鲜词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以及要在什么语境下使用。
3.不能分清场合:正是因为他们只是听到了词语的发音,但是并不明白含义,也不明白具体使用语境,所以孩子才会在不合适的场合说出来那些让大人异常尴尬的话语。
比方很常见的,因为堵车,有的人就会很生气,然后就开始了国骂之类的语言。孩子听到以后,有可能在欢乐的场合说出来他曾经听到的那些发泄用语。
再比如,关于屎尿屁还有隐私部位的话语,如果孩子洗澡的时候讲,私下的场合讲,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孩子还分不清具体使用语境,有可能在公开场合就开始大声讲出来。
之前我在洗澡的文章里,提到的,朋友家的孩子在商场里钻到模特的衣服下面问,为什么它不穿内裤等。这个话题如果晚上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公开场合,特别是营业员在旁边笑,可能大人就会觉得很尴尬。
这都是因为孩子还在进一步学习语言中,有时候还不能分清楚具体语句的使用情境和语境。也正是通过这些让父母尴尬的瞬间,他可能才知道,“哦,原来这句话不应该在这里讲。”
4.表达强烈的情绪:有的孩子会在非常生气愤怒或者无聊的时刻,说出来一些不雅的语言,“你应该去死,你不要当我的妈妈。”“你就是个傻X”“你滚开”“蠢猪,笨蛋”“这都是TM什么玩意儿”等等。
即使都是表达强烈情绪的语句,其实不同孩子还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是单纯只是作为表达情绪的词语在使用;有的孩子可能是真的明白这些语句的含义,知道这些话伤人,因为他受到了伤害,或者仅仅是他认为他受到了伤害,所以他为了自我防御,一定要丢更具有杀伤力的语言过去。
就像成年人生气了也会骂难听话一样,语言在这里不仅仅是语言,也是利器。
5.力量感:无论是前面觉得有趣好玩来说不雅的语言,还是后面是通过脏话来表达内心的强烈情绪。孩子在说不适宜的话时,都体会到了力量感。
“我一说这句话,妈妈就生气”“我一说这句话,爸爸就哈哈大笑”孩子会在这样的时刻体会到主动权与话语权,“原来我的话语和行为可以影响别人。”
另外就是孩子还会感受到勇闯禁地的快乐,越禁止的事情越有诱惑力,说脏话或者不雅语言,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禁地。因为不被允许,所以,孩子会在挑战成功后感受到闯禁地的快乐和力量感。
6.身体攻击转换为语言攻击:孩子会在3-6岁出现骂脏话的情形,还有一点原因,也和他们的能力发展有关。多大的孩子更容易动手打人抢东西?3岁以前。虽然之后也会有,但比例在下降。
3岁以后,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规则反复在告诉孩子怎么做,他们可能不再会有那么多的身体攻击。取而代之的是语言攻势,孩子们会你来我往地协商或者讨价还价,当然也更容易出现骂脏话。这都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他们语言发展了,另一方面他们的认知能力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各种不雅语言的真实含义,所以就会更多出现说脏话的情形。
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说脏话的阶段,然后这种语言模式慢慢消失,不会成为日常语言。我想父母应该也可以区分出来孩子是因为好玩有趣在说着玩儿,还是孩子作为伤人的话在表达内心的强烈情绪等不同的情境。
其他需要注意的点
除了上面的几种心理原因以外,还有几个小点需要注意。
1.频率与程度:大多数孩子可能都是很多天好几天为了说着玩儿说一次,当然也可能每天都在说,也可能一天说好多次。频率不一样,采取的应对措施肯定也有所不同。
还有就是程度,有的孩子说的脏话程度或者不雅语言是比较轻微的,有的可能就非常不雅。这当然也和孩子模仿的来源有关。父母在思考应对措施时,也要将程度考虑进去。
2.特定场合&不分场合:有的时候孩子只在特定场合说某句特定的不雅用语,很有可能他学习到这句话,就是在类似场景中学到的。但是他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所以在使用。
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和孩子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孩子理解到这句话的使用语境。可能孩子理解以后,自然就不会再讲了。
举个例子,孩子在有人搬东西的时候,听到一句“太TM的重了”。后来他拿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话,然后讲出来。
3.榜样:一般在小孩子中间,语言发展好的小朋友,往往都是特别喜欢说话比较开朗外向的小朋友。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好,可能会更大概率多说脏话或者不雅语言。
原因是他们语言吸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更好,更容易从周围环境中习得各式各样的语言,并有能力更好地表达出来。
而且如果是班上有这样的小朋友,可能其他孩子都会不自觉地模仿这个孩子的语言,因为他的语言发展能力要优于其他孩子。所以,如果是老师的话,可能要更注意班上的这样的孩子,给予多一点的引导。
应对策略
一般父母在听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都会严厉禁止。有的时候没有用,孩子反而说的更带劲儿了。就是因为说脏话对于孩子来讲,像上面讲的,可能是力量感的一种体现。就像咳嗽一样,憋着怎么可能憋没了呢?
1.忽视:如果孩子是看起来因为好玩有趣,偶尔说一两句。父母可以像没听到一样,直接略过这件事。孩子是为了好玩儿,结果父母并不搭话接梗,他自然体会不到乐趣。
2.承认:有的时候忽视,孩子一直追着喊。像噗噗,“妈妈,你是一个大臭臭。”你不理她,她能一直喊到你眼皮子底下。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说“谢谢,妈妈就是个大臭臭/大笨蛋。”孩子自然也体会不到乐趣。
3.游戏:像一些无伤大雅的不雅语言,也可以和孩子发展成游戏。这样本来是破坏亲子关系的时刻,可能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亲子联结时刻。像我有时候,就会和噗噗说:“谢谢,你怎么知道妈妈是个大臭臭,来,让大臭臭抱抱,我们一起变成大臭臭吧。”
以前还有小朋友笑着跟我说“阿姨,你就是个臭狗屎,恶心。”“快点,不要跑,让臭狗屎抱抱你,你也变成臭狗屎,我们一块儿恶心。”然后大家就哈哈哈笑着跑起来。
有时候,孩子会说这些语言,有可能是好玩,但也有可能是有人这样说过他。如果是后者,游戏的方式可能更重要,因为会让孩子用幽默的方式来消解掉,曾经听到这样的话语带来的伤害。
所以,就是,如果孩子偶尔说一句不雅的话,可以忽视;追着你说,可以承认并感谢他;如果他时而不时就会说一次,那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将本来不够好的时机,变成和孩子的欢声笑语的时刻。
4.解释语境:如果发现是孩子不理解不雅语言的使用语境,才说脏话的。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上,和孩子分析一下这样的话的使用语境,以及使用后别人听到可能会有的感受。
因为有前面的几个阶段打底,可能孩子不会认为你是在禁止他,而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好好去理解这句话。比方“你刚刚说臭狗屎恶心,有的人如果不了解你,听了这样的话,可能会很伤心,觉得被冒犯。还可能觉得这个孩子没有礼貌,因为这句话不太雅观。所以,这句话一般不要和别人讲,是不太礼貌雅观的话。”
5.告知使用场合:比方球迷看球的时候,可能情绪很激动,会有各种语言迸发出来。在激动的场合说了这样的话。或者开车堵车,很着急生气,说了表达烦躁情绪的话。
“这些话是成年人表达情绪的时候,不小心使用的语言。他们应该更注意。但是有时候太激动了,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达这些强烈的情绪呢?”引导孩子去思考更好的表达方式。
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讨论隐私问题屎尿屁问题可以,去公共场合和别人最好不要讲。因为这些话题是属于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私密话题。当然,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相关的书,来释放他在这方面的好奇心。
像《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呀,屁股》《便便工厂》《嘘嘘嘭嘭之尿尿屁屁便便》等等。
6.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改善关系:孩子用脏话来表达强烈的情绪,有一种是单纯表达强烈情绪,脏话只是他想更强烈表达的一种工具。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前面忽视或者游戏的方式去回应。
但如果孩子的情绪明显已经不是单纯地觉得脏话好玩儿,而更多是在非常愤怒地嘶吼等等。其实是在向父母传达强烈的信号,他肯定已经累积了非常大的情绪,这种情绪不被看到,所以他要用出格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像“你就应该去死,你不要当我的妈妈。”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孩子听到过这句话,不明所以就用了(我小时候学到血口喷人这个成语,就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用过。然后把那个叔叔气得,过了多少年都还提这件事,哈哈)。
但也有一种可能是他真的愤怒到极点,正常的语言已经不能表达他累积的痛苦。至于是哪种情况,需要父母好好体会分辨。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可以这样回应孩子,“看起来你很生气,因为刚刚……”替孩子将他的感受和情绪表达出来,这样他就会知道他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什么。
可以等孩子平静以后,再告诉他,“如果你很生气/无聊/愤怒,你可以直接说我现在很生气/无聊/愤怒,我很不满意你的做法。这样妈妈就知道你的真实想法了,会更有利于我们之间的沟通。”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可能就需要父母整个反思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或者孩子目前的状态。因为这应该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种行为表现只是表面,背后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改善才更关键。
关于亲子联结,亲子关系,安全感的文章,我之前分享过很多,可以认真读一下,来作为参考:你能看懂亲子联结断裂的信号吗?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根月老的红线
孩子要陪着才敢去做,他是没有安全感吗?什么样的孩子有安全感?
这三种和孩子互动的方式,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今天分享的关于孩子说脏话的内容,应该是大多数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也会很快过去这个阶段。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最后这一种情况,孩子反复多次说了很过激的语言。要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痛苦和心理。但是大多数孩子应该都不属于这种情况。如果真的是,一定从亲子关系亲子联结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一味只是去强行改变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