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恋期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经常说起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情感依恋”。
她强调的就是在幼儿时期必须和孩子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与孩子之间有感情基础,才有教育和约束他们的资本。
3岁之前是孩子与母亲建立情感和依赖关系的重要时期,我们一直提倡母乳喂养,也建议由母亲亲自抚养孩子,尽量不要请保姆和母亲婆婆代劳。
这个期间孩子对抚养人的气味,声音,所有一切就形成了记忆,同时抚养人对他有爱的抚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感受到了舒适和温暖,进而又产生了依恋。
因此,早年孩子与母亲建立起来的这种情感,就成了日后妈妈可以“控制”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正是孩子对你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才会在语言和行为上因为在乎,而对你有所忌惮和敬畏。
习惯养成期
习惯分好多种,比如: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做人做事习惯等。
这些习惯可以分别在不同时期给孩子养成,比如饮食和作息,从小就可以培养。
而卫生和生活习惯要在孩子能够感知和懂得,同时也有能力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和做好,孩子一旦自己会吃饭,会大小便的时候,就要进行约束和制定一些规矩了。
比如不可浪费粮食,不可在非就餐区就餐,饭后要力所能及的帮助大人收拾碗筷,归置桌椅等。
大小便要自理,且要遵守饭前便后必须洗手的硬性规定,而且一些细节处也要以干净卫生为标准,要求孩子不得敷衍了事,必须次次如此,回回做到。
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好都要在孩子思想还未完全独立之前完成,因为一旦孩子进入叛逆期,有了更宽的视野和多维的思考,不再处处以你为准,再去约束他习惯以前没有的习惯就很难了。
记得老年人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孩子小的时候你惯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意思说的就是最好在孩子还完全依赖你的时候,把这些良好的基础和习惯都夯实打好。
最令家长头疼的就是将来上小学之后的作业习惯,也就是学习习惯,这个要在一上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开始培养了。
比如根据每个阶段布置的作业量来规定不同的作业时间,从30分钟到1个小时,再到2个小时,规定时间内没完成就不要写了,到了作息时间必须上床休息。
做作业之前吃饱喝足,保证在写作业期间不得再找借口一会儿吃一会儿喝,更不允许边玩边写,写作业的房间里不能放手机,玩具等干扰注意力的东西。
这里还有一个习惯是着重要说的,那就是做人做事的习惯,我们给孩子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有头有尾!
不用多,只要遵循这两条好习惯,把它做到位,这个孩子长大后在朋友当中一定会有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情绪叛逆期(这个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孩子成长期间要经历两个叛逆期,第一个是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家长说的任何事不再一味顺从。
比如,你让他穿红色的衣服他非要穿蓝色的,你让他跟叔叔阿姨打招呼,他偏偏一句话都不说。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向我们展示“自我”的一种表现,体验说“不”,也是他们成长的一个过程,有时候并非是孩子故意跟你对着干。
这时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先认同再讲明是非黑白,不可跟孩子较劲,只盯着孩子的缺点来纠正和批评。
另外,常常说“不”的孩子长大后独立性往往比那些墨守成规的孩子要好,而且也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小时候叛逆一点未必就是坏事。
叛逆期的第二个阶段是10岁左右到20岁,十多年才差不多走出叛逆,而孩子的性格形成也是在这几年里,所以这个阶段父母所付出的心思不比任何时候少。
有个年轻的同事跟我聊天时,听我说起朋友儿子叛逆的事,他问多大了,我说14岁,同事说:等着吧,高中上完都不见得走出叛逆期。
他说自己大学毕业以后才真正懂得父母,才开始跟他们好好说话。
第二阶段的叛逆期跟青春期其实是叠加在一起的,这是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好多看法和观点都是没经过沉淀的,但又特别坚信自己,很容易跟家长造成冲突。
令家长总感觉他们在处处作对,什么事都不听话,即使答应做的事也是磨磨蹭蹭,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若是强求或者逼迫就容易形成矛盾。
北京市一家机构抽样调查了3000名孩子的心理状况,没想到其中一项的调查结果令人(可以说是令父母)心惊胆战,那一条是问孩子对待父母态度,数据显示是56.28%的孩子对父母极度反感和痛恨。
不用过多分析,我们已经从中看出问题了吧,你的所作所为,你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见得是他们喜欢和接受的,不要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该深刻反思一下了,否则跳楼的不止是别人家的孩子。
那么,该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他们这些叛逆行为呢?
- 不着急跟孩子讲道理,遇事点到为止,不过分纠正他们的想法,有些亏该让孩子吃的时候就让他吃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先有个体会的过程,通过对某些事情的亲身经历,才能想起父母的提醒,利用事实验证而来的感受比父母唠叨半天的会更加深刻,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如此对父母的警告和提示也就多了一份信服,下次再有类似事件自然而然会跟父母商量,但家长不可因此事后抱怨,以一种过来人的语气告诉孩子:怎么样,还是你错了吧。
有时候这句话说出来的效果反而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感受更加受人尊敬。
-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尽量什么事都让他们自己做主
比如,你让他放下手机马上做作业,如果这么说:
“都看半天了,还不做作业去!”
孩子给你的回应十有八九是继续看,并没有立刻放下手机,这时候家长的火气就来了,轻则一顿唠叨,重则把手机夺过来扔掉,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
但是如果家长换一种方式:孩子,你已经看了一两个小时了,眼睛也该歇一会了,你自己定个时间,什么时候做作业啊?
孩子听完这样的话,自知理亏,马上就会看看表给自己找个台阶,顶多拖延10分钟20分钟,他会告诉你:好的,十分钟后我就去做作业。
一场硝烟仅仅因为改变了一种说话方式就给按下去了。
面对他们的叛逆,改变策略,只要涉及孩子的事,事先都要问问他的想法,并以他的意见为准,先试行几次,合理的话就要予以认可。
不合理也要把事情分析给他听,告诉他如何做,如何说才会让事情更加圆满,此后孩子也会静下来听取你们的想法,而不再是一味拒绝和推翻。
另外,亲子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解决,这些东西只积累不消化,早晚就有爆发的那一天,就跟工作一个道理,当日事当日毕,否则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彼此的反感,激化出越来越多的矛盾来。
而家庭处理亲子关系的水平和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你粗暴处理,他们要么卑微要么抗拒,有的则开始滋生暴力倾向,隐藏在内心深处,一触即发。
你平和对待冷静处理,孩子则也温和有爱,懂得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他感受到的是什么,将来身上和内心就会折射什么出来。
家庭氛围和相处模式是他们性格最终形成什么样的决定因素。
一般如果在情感依恋期和习惯养成期父母做的挺好,在叛逆期和青春期则也能够相对平稳的度过。
首先说父母自己有足够的觉悟和意识,小时候就已经把孩子培养的比较懂事乐观,那么后期他们的教育理念也不会太过死板和僵硬,与孩子相处起来,之间当然那么生分和敌对。
这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前期铺垫的不够好,将来肯定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一开始母子或者父子之间就融洽亲和,有感情基础,也从没遭遇过破坏,之后也会是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