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5种习惯,家长一定要“逼”孩子在早期阶段养成,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01 培养孩子“抗挫商”的能力
以往我们总会在网络上时不时地听到个别未成年孩子走极端的悲剧。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免会去反思:以往只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现象,现在为什么会时不时地发生在未成年孩子的身上?
我想说的是,引发这种悲剧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源一定是和我们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智商培养、却忽视了孩子的“抗挫商”培养有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是越挫越勇,还是崩溃倒下,就考量着孩子“抗挫商”的高低。显然,“抗挫商”高的孩子,自然会在挫折面前占据优势;而“抗挫商”低的孩子,自然会在挫折面前败下阵来,甚至上演走极端的悲剧。
可见,培养孩子“抗挫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智商的培养。
那么,我们家长如何在早期阶段去培养孩子的“抗挫商”能力呢?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做:
- 1.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
- 2.挑战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 3.给孩子传递一种观念:不要过于看待输赢,享受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
- 4.通过体育锻炼来训练孩子的身心忍耐力。
总之,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小挫折,这是迈向未来成功的第一步。
02 培养孩子“学会反思”的能力
对孩子来说,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会犯错误,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问题在于要做到“不贰过”,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孩子“学会反思”的能力,从反思中得到进步。
对家长来说,孩子做错事,与其劈头盖脑地给孩子一顿责骂,不如引导孩子去反思自己错在哪里,能否总结出一个避免下次再犯同样错误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
03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不少家长习惯于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长此以往,孩子将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而包办孩子的一切,成为孩子头上盘旋的“直升机父母”。家长对孩子适当地放手,能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这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孩子能把学习真正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
在孩子早期阶段,我们可以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个人内务、学会帮助父母做做家务、学会整理自己的小书架、玩具箱等等。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就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得以提升。
0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孩子早期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也是孩子的学习素养开始逐步形成的关键期,会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早期教育中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伴随孩子终生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如专注力不足、缺乏学习内驱力、不爱思考、写作业拖延症、学习粗心、不认真审题、不会自主学习等等,其实大都和他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05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和刷卷子、做习题相比,似乎很难在短期之内看到明显成效,也因此常被很多家长所忽略。不少家长宁愿让孩子多做题,也舍不得挤出时间来让孩子多看书。
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一生的。仅以小学中学阶段来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小缺乏阅读习惯的孩子,还能把学习搞好吗?可在现实中有不少孩子缺乏阅读习惯,这些缺少阅读习惯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改进的话,很快就会成为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忽略了孩子在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等到孩子长大了的时候,包括阅读习惯在内的很多良好习惯已经难以养成;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自身没有给孩子做出热爱阅读的良好示范,导致家庭缺少书香氛围等等。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我们家长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结语
毫不夸张地说,在早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件一本万利的好事,将让孩子终身受益。孩子一旦养成了好的习惯,就会一直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直到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