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生一起带着宝宝去了次野生动物园,在体会到了国庆长假期间火爆的人气外,也感悟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会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来。
有的孩子会跟着父母井然有序的排队入场,在表演结束后给予小动物与演员热烈的掌声,而有的孩子则会将手中的垃圾随手丢弃,在礼品店前哭闹不止。
孩子的行为往往处于无意识,更是由于爸爸妈妈陪着他去游乐场所,更是非常兴奋,即使是在公共场合,他们也不会加以掩饰,所以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平时家中养成的习惯,也是暴露出家庭教育情况的场合。
孩子的行为透露出平时父母的教养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在公共场合出现了让自己感到难堪的行为,就会狠狠的责备孩子,其实对于孩子而言,他会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的行为往往不假思索,是出于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而产生的,为什么平时爸爸妈妈会惯着我,而外出游玩时却不行。
所以当孩子屡次在公共场合做出不文明行为时,家长就应该认真思考几个问题: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到位了吗?为什么孩子会屡教不改呢?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改进他们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接受良好教养时,他们自然会用自己良好的表现,在公共场合给爸爸妈妈争光。只要他们将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巩固好,就能成为懂得分清场合,让路人都刮目相看的好孩子。
话虽如此,在如今父母包办孩子一起事情、集家庭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而言,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却并非易事,但是家长可以做出努力,从这几个方面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教育要有分寸感
父母对孩子的爱虽然是无穷的,但是是一定要有分寸感的,而不是永远顺着孩子的心意,以他的好恶来为家庭做决策的。
比如说:当孩子想要他们喜爱的玩具时,爸爸妈妈并非一定要马上就给他们,即使他们开始哭闹,也不是他们一定马上得到的理由。如果家长不能坚守住底线,则孩子会一步步紧逼,直到家长再也无法克制住他的欲望。
身教重于言教
许多家长在看到孩子不良的行为后,只是不断的提醒,甚至批评、谩骂,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接受,更多的时候还会带来他们的逆反情绪。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更加体现在他们在对父母行为的学习上,如果爸爸妈妈能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意插队,孩子自然就会觉得:爸爸妈妈都这样做了,他们也应该这样做的。
事实证明,父母的良好行为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给孩子更多历练的机会
孩子毕竟最后要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的,所以让他们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让他们能在与同龄人的交流过程中,学会沟通、做人的道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父母更要在关键的时候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能让他们被伙伴的一些错误行为所误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才能让他们在今后有更正确的行为准则。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在他们的身上产生了不良行为,家长不应该把责任全部推脱给孩子,应该多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