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朋友都说,“等孩子上幼儿园,听话了懂事了,家长就可以稍微轻松点了。”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孩子不懂事,讲道理等于“对牛弹琴”,是很多家长最闹心的事。当你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孩子却只是一味地哭闹,不理你也不懂你,家长的内心就是大写的四个字:欲哭无泪!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他的大脑需要慢慢成长和发育才能逐渐理解家长的表达和想法。心理学上还有一个专有概念叫做“麦拉宾法则”,它指的是:当我们在和一个人交流时,对方真正感知到的信息和我们想象的或许不太一样,大家可以一起来看一看:
- 55%是通过看,比如我们的手势、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
- 38%是通过听,比如我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速度、声音大小等;
- 只有剩下的7%,才是纯粹说的具体内容。
这也就是说,当家长通过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时,孩子只能感知到7%的交流信息,而其他93%都是通过手势、表情、语气等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来获取。哪怕家长讲再多道理,如果孩子无法从家长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感知到家长的想法,那也只是徒劳无功。
比如有的家长总喜欢吼孩子,一不顺心就表情狰狞,使劲凶孩子,那孩子感受到的就只能是“害怕”“想逃避”“爸爸妈妈不爱我了”,而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做错事可能有什么后果。
那么,智慧型的家长会怎么做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一、夸奖孩子
跟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孩子都特别在意父母的看法,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当你希望孩子“不怎么做”的时候,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告诉孩子“怎么做”。
比如你想孩子不乱扔东西,你可以在孩子某次把玩具放在收纳箱的时候使劲表扬孩子,告诉宝宝他这样做很棒,给他鼓掌,或者给他一点小小的奖励。这样的话,尝到甜头的宝贝就会放大“把东西放进收纳箱”这件事的积极意义,更加记得并且愿意这样做。
请你相信,这些话语一定会让你的孩子慢慢改变,做出更多符合你期待的行为。而这种方法,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适用。
二、让孩子试错
有很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尽可能做好各种保护措施:桌子装上防撞桌角避免孩子撞了;开水壶拿得
比如,宝贝老爱把水洒在地上,你就让他滑倒一次,他或许就直接明白洒水在地上的后果;让他摸一摸略微有些烫手的水壶,他就会很害怕地把手缩回去;迷恋手机,你就故意在他看手机的时候自己出去玩,让最爱跟出去的他落单……
适当试错,比起一遍又一遍地讲道理,显然更让孩子长记性。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他就更明白“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