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步入青春期以后,除了身体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改变就是迎来叛逆阶段。
在步入叛逆阶段以后,孩子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渴望打破父母对自己的管束,所以对于父母的管教,他们会加以抵触,有时候甚至会做出冲动的行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林女士就曾亲身感受过孩子的叛逆行为。
据悉,林女士和丈夫结婚之后一直没能怀上孩子,直到34岁那年才顺利怀孕。因此,在这个儿子出生以后,夫妻俩都特别在乎他的成长,生活上几乎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是,这份幸福感在孩子步入青春期以后便开始悄然消散。那时候孩子刚刚升上初中,对于新学科的出现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成绩开始大幅下滑,由原先小学阶段的班级前三直接掉到了班级末尾。
看着孩子失落无助的神情,林女士很是着急。为了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林女士私下帮孩子报名了一所补习班。
林女士本以为孩子在得知消息之后肯定会相当高兴,可没想到的是,当林女士提及已经报名补习班的事情以后,儿子的情绪急转直下,表现得特别气愤、暴躁。
就在林女士准备上前安慰孩子时,孩子突然起身推开了她,甚至在遭到林女士阻拦以后,直接朝她的身上打了一拳。
“他当时力气并不算特别大,但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拳都还在我身上隐隐作痛。”
儿子的这一拳让林女士对其感到特别失望,在这之后,孩子每当出现叛逆的想法与行为时,林女士都以强硬的态度进行应对,而儿子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动不动就会摆出一副要打人的样子威胁父母。
如今林女士的儿子虽然尚未成年,但是早已离开了校园。由于年龄问题,儿子至今没能参与工作,每天都跟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有时候还会惹出一些事端,让林女士夫妇烦恼不已。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大量实例当中可以发现,那些曾经动手打父母的孩子,最终都会走向这样两种结局,父母不妨了解一下并引以为戒。
孩子打父母的两种结局
·养成暴力处事的习惯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自己心目当中最值得尊重与崇敬的对象之一。倘若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敢大打出手,那么在他的眼中,几乎所有人都成为自己动手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性情只会变得原来越暴躁,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采取暴力的方式进行处理。
·缺少父母管教走上歧途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子女的管教都是希望他们能够朝着正途进发。可一旦这种苦口婆心的劝导不能换来孩子的理解,甚至反倒被孩子拳脚相加,那么父母很有可能对孩子感到特别失望,进而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倘若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管教,那么孩子走弯路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是孩子在叛逆期所做出的冲动行为绝对不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要想避免类似行为的出现,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呢。
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尊重孩子的想法
诚如前文所说,在步入叛逆期以后,孩子及其渴望独立自主,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选择,更不希望被父母的想法所束缚。因此,到了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应有的尊重。
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能力,而且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在父母表达观点时候也做到耐心倾听。
·以朋友身份相处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会对社会阅历比自己更加丰富的人产生戒备心,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老师、父母。孩子认为这些人的想法都是带着强烈的个人目的性,所以不愿意听从他们的安排。
为了矫正孩子的这种错误观点以及降低他们的戒备心理,父母不妨转变一下思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相处。虽然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喜欢“我行我素”,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也需要一个知心的倾吐对象。
如果父母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相处,那么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而且在必要时候父母还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与命令式的意见相比,这种参考性的建议更能引发孩子思考,更有机会被孩子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