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总是盼着他们快点长大,可真的等孩子长大了,就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乖巧懂事了,开始学会顶嘴了,面对家长的管教也是很不耐烦,甚至“暴跳如雷”。
但对于孩子,每对父母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控制欲,一旦孩子的行为和预期产生差异,父母的控制欲就会“上线”,于是乎,在某一段时间里,原本相亲相爱的父母和孩子,成了“敌对关系”。
大部分的孩子,在10-12岁时都会在言行上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
10-12岁的孩子,处于由幼向成熟发展的转折期,也是由心理上依赖父母,开始转为自我独立意识,会出现反抗管束的表现,发展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说话做事都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也想要被当成成人去对待,总是在各个方面强调,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期望获得“成人认证”。
这是该时期的孩子看重自我人格的表现,他们从心理到行动都试图摆脱成人,遇见问题不想再依赖于父母,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去解决,可事实上由于能力有限有时又不得不依赖于父母。
于是处于自我认知不完全时期的孩子们,很容易就陷入了矛盾,脾气也变得极易暴躁,一旦家长出现否定和不信任的表现,就会极力反驳,试图凸显自己的“成人感”。
孩子变得脾气暴躁不服管?大多是因为两方面原因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出现脾气暴躁,顶嘴等行为,是不是一种不服管的表现,毕竟自家孩子以前都挺听话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呢?其实不然,出现这些行为可能是孩子进入了“特殊时期”。
★进入了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由于身体发育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有什么不如意就会迅速反击,一时半刻都冷静不下来。
而且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欢被人束缚和说教,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行为,他们大多时候会“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总是被“教育”,就会激发他们的“反抗精神”。
★进入了仇亲期的表现
和青春叛逆期的“多方反抗”不同,仇亲期更主要表现在和父母的“敌对关系”,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加强,对父母的不认同感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他们抗拒与父母沟通,和父母处处作对,原本被父母压制的情绪一旦有了突破口,就会被释放出来,孩子一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就会变得极易暴躁。
宝爸宝妈的呵斥、制止、唠叨,反而容易激起他们的叛逆之心
孩子在低幼期的时候,对父母是崇拜的,觉得父母无所不知,这个时候父母的唠叨他们是很乐意听的,可当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们自身的认知加强了,家长再唠叨他们就觉得是一种干涉了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孩子6岁前,父母的话语和唠叨是黄金;孩子12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成了垃圾。”因此对10-12岁的孩子,父母说话要学会“点到为止”,以防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要知道孩子作为一个自然人,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他们也会“爱面子”,父母要学会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严厉地呵斥他,甚至直截了当地制止他,要有理有据地跟他沟通,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也就收起了自己的“叛逆心”。
家长与其跟他们一味地“硬碰硬”,不如尝试后退一步
●用平和的态度代替教导式的语气
都说父母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亦师亦友,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可以试着站在朋友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心理,而不是像领导一样命令孩子对问题进行纠正。
当父母学会收起自身的“架子”,和孩子成为朋友,就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情绪并没有那么复杂,他们只是需要一份理解和支持,也会了解到很多事情真的不至于剑拔弩张,所以“以柔克刚”或许更有效果。
●多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能理所当然地就给他们做决定
同一件事情大多都会分成很多面,家长看事情的角度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当孩子遇到选择题的时候,家长应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自己权衡之后替孩子做决定。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遇事不会决断,其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不是因为家长替孩子包办太多,导致孩子没机会自己决断吗?孩子不是父母人生的附属品,让他们试着自己去做选择吧。
●尝试“放手”,多给他们一些信任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因此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做很多事情,可就是这些“自作主张束缚住了孩子,让孩子没有机会“大展拳脚”,慢慢就会变得不自信。
其实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渴望自我却也亟待肯定,而父母的“放手”就是对他们的肯定,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总是怕自己放手后孩子会受到挫折,可是跌倒有什么可怕的呢,成长的路上总会跌倒几次的,不学会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怎么成长,况且不管怎样都有父母这份坚实的后盾。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家长肯退出小朋友才能飞得更远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线,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无时无刻都拽住这条线,是引导,也是保护,可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这条线就应该适时剪断,给孩子自由广阔的天空去翱翔。
正如“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孩子的世界很大,人生很长,家长不能永远左右孩子的想法,只有适时放手,让孩子去闯荡,去尝试,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写到了最后面:
父母之于孩子,是良师,是益友,更是内心永远的依靠,而孩子之于父母,是希望,是未来,是血脉的承接,却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他们有着独立的人生,两代人之间的连接,需要的是有效沟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