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说了不听怎么办(孩子不听话说了几句,他就走极端该怎么办)

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常常会犯下一些错误。一些暴脾气家长会直接上手,另外一些脾气比较好的家长,他们知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在孩子犯错后不打孩子,而是给孩子讲道理,他们觉得这种方式相对平和,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等到讲道理没用之后,才会有所升级,骂孩子甚至打孩子。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说她的孩子不听话。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孩子在家玩玩具,并许诺玩过之后自己把玩具收拾好。

可是没一会各种玩具散落一地,叫她收拾起来她非不听你的。“我还没像别的家长那样打骂孩子,我和她好好讲道理,她倒好,脸转过去啥也不听”。把我那位朋友气的直咬牙,差点就要动手了。最后只能无奈的自己去收拾完具。

我这位朋友抱怨的事情并不是个例,我们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都喜欢给孩子讲道理,还美其名曰“我可没打她,我是在认认真真讲道理”。

但是小孩子那么小,哪听得下这么大道理呢?家长的那些“大道理”有时候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让孩子心生反感,变得更加叛逆。

孩子不听话说了不听怎么办(孩子不听话说了几句,他就走极端该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的心理学原因是什么?

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这三种教育方式已经被心理学家证明是不可行的。如同我同事那样,她苦口婆心给孩子讲道理,可孩子却不买你的账,想怎么做她还是怎么做。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在于这些教育方式都没有从儿童的内心出发,而仅仅站在大人的角度。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受到了“反向惰性”的影响,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我们才能更好的与之沟通,并解决问题。

“反向惰性”

所谓“惰性”就是懒,是一种自我松懈,不愿意去做一些事情。而“反向惰性”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抗争,典型的行为就是“即使说了他也不听、就算听了他也不改”。

具体就是当自己被要求去做的行为和自己的意愿相反,他们就会产生抗争心理,因为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他们拒绝做出改变。除此之外“反向惰性”还有这些危害

1、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有时候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但是受到“反向惰性”的影响,他们不愿意承认,而且仍然固执的继续错下去,除非带来严重后果,否则这条路他们会“走到黑”,这就对他们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无法与人友好相处

受“反向惰性”的心理影响,孩子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好东西只知道自己独享,不懂得和他人一起分享,常常与别人因争夺东西而发生冲突,无法与人友好相处。

克服孩子“反向惰性”心理,试试阶梯式选择法

孩子不听话这一问题也是分情况和层次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层次,通过三个梯次来解决。

第一梯次解决方法:提供两套方案,让孩子做选择题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他对家长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满,并且无法选择其他的代替方案。

台湾教育家洪兰曾说:纠正一个行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可被接受的行为取代原有的坏行为。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家长并不是单纯制止就行,而是要给孩子提供2个可以接受的做法,让孩子去选择。

尽管是让孩子自己选择,但这不代表他们可以随便选,而是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做出选择。这样孩子有了限定的选择,才能把后果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第二梯次解决方法:让孩子在限定范围内做出选择

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时候家长提供的两个选择可能无法让他们满意,这就要使用第二梯次解决方案:给孩子限定一个范围,让他们在这个范围之内做出选择。

  • “丫丫,今天想吃南瓜还是菠菜呢?”
  • “都不吃,这两个我都不喜欢。”(选择题已经失效)
  • “那丫丫想吃什么蔬菜呢?”(妈妈给丫丫限定了蔬菜这个范围,让她去选)
  • “我想吃西瓜。”(丫丫进入了妈妈的限定范围)
  • “西瓜不是蔬菜哦,你再想想还有哪些蔬菜,例如黄瓜、菠菜、西红柿”(妈妈又在限定的范围内提供了具体的选项)
  • “那就吃西红柿吧!”(最后孩子在指定范围内做出了一个选择)

可是如果孩子仍然坚持最初的选择,家长该怎么办呢?那就需要用到第三梯次解决方法,继续往下看。

第三梯次解决方法:让孩子知道每种选择对应的结果

每种选择都会对应一个结果,选择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由于家长经历的更多,所以对每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也更清楚。对于可能带来坏结果的选择,我们要让孩子尽可能避免。

可是通常来说孩子只会看到眼前,想象不到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家长要孩子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种后果,然后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用这种选择对应结果的方式,建立起因果关联,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知道要为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负责。

三种解决方法既各自独立,又是递进关系。家长在应用时,尽可能用前一种,只有达不到效果,才逐渐往后推。这三种解决方法是在保证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推出的,既让孩子喜欢选择的需求得以满足,也对孩子起到了教育作用,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有人说“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对待孩子一定要用心,去体会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在教育孩子时也能方法得当,恰到好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这样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才能一帆风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上午8:56
下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上午9: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