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背着孩子跑步(溺水背着孩子跑有用吗)

在网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急救方法”,看到后很多人都会出于“帮助人”、“可以救命”的想法随手转发,但是这些急救的方法,有些却很可能是谣言,不能救人,反而会害人。

溺水一小时以内,倒背溺水儿童奔跑可救命?

近日,海南五名学生下海游泳,三人溺亡的消息让人痛心,此前还有两名女孩在青岛游泳也不幸溺水身亡的新闻。夏季频发的溺水事件,引发了大众对于青少年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急救方法在网络上刷屏。比如,有人称可以采用“倒挂控水”的方法急救溺水的孩子,几分钟后孩子就可以恢复呼吸。

 

然而,广东开平一8岁男童在水上乐园溺水后,一名男子就通过网传的“倒控法”对其进行急救。该男子将男童倒挂在背上奔跑,希望将其体内的水“控出来”。几分钟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无奈孩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事实上,采用“倒控法”,控出来的基本上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对呼吸造成损伤的肺内水很难控出。控水过程中,由于胃内容物排出,会增加误吸的风险。此时控水会延误抢救时间,增加死亡率。

如果遇到儿童溺水,救援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尽最大程度抢救溺水儿童呢?

北京市急救中心介绍,当发生危险时,现场人员应该第一时间将溺水者移到岸边,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清楚溺水者口鼻的堵塞物,撬开其口腔,清除咽内、鼻内污泥、杂物。

如果溺水者心脏停止跳动,应当及时采取心肺复苏的方法。先做胸外按压,两手交叉进行按压,按压部位是两个乳头的中下方位,深度大约是5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是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

拍打胳膊可以挽救心梗患者于危难之中?

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通常是由于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物质形成血栓后堵塞在血管中,致使相应区域的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有50万人,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一种心梗急救方法却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如果家里有人突发心肌梗死或者心脏不舒服,可以通过拍打胳膊弯曲处来紧急救命。还援引一位老人的案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称一位老人突发心梗后,家人正是用这种方法拍打了几分钟,将血管中的血栓“拍掉”。这种方法无需培训,一看就会,还能防治心脏病。

对此,北京电力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表示,拍打胳膊并不能使血栓消除。血栓往往需要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才能消除,拍打还有可能让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管堵塞,带来更大的隐患。

此外,血栓的形成也并非物理学上简单的凝固过程,而是凝血因子激活和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结果,靠拍打升温并不会化开。

至于这种方法还能防治心脏病,更是无稽之谈。临床医学中,心脏病分为很多种,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病原因各不相同,显然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烫伤后撒盐治疗,听着都疼

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浙江宁波的一名三岁男童,因撂倒了桌子上的电热水壶,被热水烫伤了胸口和上肢。平时带孩子的外婆,想起了老家治疗烫伤的土方法,居然从厨房抓了一把盐,洒在了外孙的胸口。孩子立马哇哇大哭。等妈妈赶过来时,才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民间除了有烫伤后撒盐的方法,涂牙膏也是一种被人误解的急救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病情并没有帮助,还会延误患者的抢救时间。

比如往伤口上撒盐,烫伤后本来伤口就外露,撒盐会使伤口局部形成高渗透压环境,导致周围的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同时,盐类还可以刺激神经,增加疼痛感。厨房中的盐,还有可能存在不干净的细菌,引发伤口感染。

涂牙膏这种方法同样也没有科学依据,而且会污染创伤面,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牙膏会遮盖伤口的热气,使其只能向皮下组织深部扩散,造成深一层的烫伤,并不会保护伤口,也没有治疗烫伤的作用。

如果家中有人烫伤,成都一位烧伤科医生建议,应当先迅速脱去浸有热液的衣物,随后用冷水持续冲淋,然后用干净的衣物或毛巾等湿敷包裹保护创面,如果烫伤较严重无法自行处理,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参考资料:北京市急救中心、人民健康网、千龙网、新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下午3:26
下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下午3: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