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挫折”这个字眼,家长是不是都有“要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的观点和想法呢?
有的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教育快餐活动,比如“吃苦夏令营”。这种活动能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作用是有的,但它里面的所有活动都是预先设定的,而人生道路上的绝大多数挫折却是不可预期的。
还有些家长人为地设置障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比如,让从未单独坐火车的10岁孩子,独自乘车去千里之处的亲戚家。再比如,让没写完作业的孩子,凌晨3点去火车站乞讨,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还有前些年某主持人带四岁女儿徒步穿越沙漠,更是炒得沸沸扬扬。父母这些人为设置障碍的挖坑行为,实则是“伪挫折”教育。它往往会让孩子认为,这是爸爸妈妈在虐待自己,孩子因此还会生父母的气。所以,父母的这些做法,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好处。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婴幼儿抓起——这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也是很容易就做到的。
比如,孩子特别惧怕的看医生,吃药打针,应该是绝大多数宝宝面临的第一次“最大”的挫折。家长要这样做:宝宝在婴儿期时,家长就要购买一套看病的玩具,和宝宝时不时地玩“看医生”的游戏,教给宝宝熟知看医生的步骤和流程。
宝宝正式看病时,父母首先要丢掉遮遮掩掩的表情和态度,不要表现出紧张和焦虑。还要注意哄宝宝的言辞,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宝宝:“生病或者预防生病就要去看医生。”“药是苦的,但它能让你的病快快好起来。”“打针会疼,不过是疼一阵儿,比起生病要轻松多了。”“哭闹和挣扎不能减轻疼痛,可能还会跑针,护士阿姨会再扎一次,宝贝还得再疼一次。”打针时,父母可以用宝宝喜欢的玩具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打针前后,爸爸妈妈要给宝宝一个温暖舒适的怀抱,以及一个坚定赞许的眼神——这都能给宝宝鼓励,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
而且这些心理上的疏导,能让宝宝逐渐明白:哦,原来爸爸妈妈了解我将要面临的困难,爸爸妈妈说话的口吻是那么的轻松,看来我的困难并不大,并不可怕,我有能力去应对——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就这样一点点树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