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专注地玩儿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玩多了,心野了,专注力不够了。恰恰相反,专注力是孩子天生就有的一项本领,当他沉浸在一个他特别喜欢的游戏中,一玩可以玩半天的时候,专注力就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这时候千万不要打扰他,有些老人带孩子时,特别喜欢送温暖,一会问他,“饿不饿,要不吃点东西”,一会说,“时间太久了,眼睛不好”,长久以往,对孩子是巨大的干扰,容易引发孩子烦躁的情绪,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让孩子纯然地玩儿
曾有太多成年人说自己得了拖延症,这是内心想做和应该做两个部分的冲突,也可以说是超我和本我的冲突,造成了很多情绪的波动和心力的耗竭。这部分也和孩子小时候学习和玩耍之间的冲突有关。
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实践和调整,而不是完全依赖外在的命令和规定去执行。
当孩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案时,可以兼容课业和玩耍的需求,那么这两者就不存在太大的冲突,就能安心、纯粹地去做任何一样事情,高效、当下,没有情绪包袱,更容易有心流的体验。
陪孩子一起玩儿
孩子需要和父母一起玩耍的时间,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是孩子精神健康、心智发展最基础的东西,但父母需要自己拥有清晰和安宁的状态。
特别多动的孩子,他更需要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当父母的意识随时处在漂移和散乱的状态时,能量是无法灌注给孩子,彼此之间也缺少真正的链接。
如果每天有半个小时高质量的陪伴,父母放下手机,放下心事,心神安宁、完全沉浸于当下和孩子一起玩,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正如游老师所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与父母交流互动,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低龄段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细心陪伴与引导,而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耐心倾听与尊重。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话题绝不仅限于学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妨尝试静下心来,去了解、走近孩子们的世界,去听一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或许您会有机会惊喜的发现完全不一样的,属于孩子们的“内心宇宙”。
除了“玩”的花样经,游老师还推荐了一份寒假亲子沟通锦囊:
积极自我调适,愉快迎接孩子。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难免会让家长有一些不安和紧张,对孩子安全、学业的担忧,情绪在影响家长自身状态的同时也会传递给孩子。因而,家长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以愉快包容的态度迎接孩子假期的到来。
制定假期计划,享受规律生活。
和孩子一起对起居、学习、娱乐等进行规划,使寒假生活变得更健康有序。可列出假期愿望清单,并细化到每天实践操作的小步骤,如:家务整理、制作美食,可由全家协作、分工完成,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又如体育锻炼等,举家参与,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
给予独处时空,适度包容信任。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和时间,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及他们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给予鼓励与信任。遇事少唠叨多商量,亲子意见不一时,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冷静后再行沟通协商。
合理安排学习,注重劳逸结合。
明确假期的意义,以休息放松为主。寒假计划制定过程中,充分聆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协助孩子制定、完成假期学习计划,在保障假期休息属性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地安排丰富且有意义的学习内容。
给予自主空间,提升自律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对于孩子课业的干预度需适当调整,给予孩子更多选择和决策自由,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让孩子有机会投入其喜爱的事物中,应对适当的挑战与压力,有助于其提升自我控制感和耐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