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的东东每天吃饭都要爬到石阶上去才肯吃,妈妈为此很苦恼,强行把他拉下来,他就发脾气。妈妈只好任由他坐在上面,又很担心他会摔下来。
妈妈想不明白,宝宝一直都很乖的,怎么一学会走路就这么难管教呢?怎么说都不听,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做法。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成长阶段中的“特定时期”了。特定时期是指一个成长阶段走向下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的这一时期。
例如:宝宝从坐到爬是一个阶段,从爬到走是一个阶段,从喂饭到自己吃饭是一个阶段。
每走过一个阶段,宝宝的心情都要经历从焦虑到平静,从紧张到淡定的过程。
案例分析
例子:2岁的小杰杰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爬上沙发,然后又爬下来,一趟又一趟地重复这个步骤,乐此不疲。
好几次,杰杰都因为爬得太快而摔倒大哭。妈妈把他抱了起来,但他很快又挣脱了妈妈的怀抱,继续去爬那个沙发。妈妈想制止他,他就会烦躁地发脾气,妈妈只好任由他继续这个看似无聊透顶的动作。
但是很奇怪,当小杰杰已经能够在沙发来去自如的时候,他忽然又对沙发失去兴趣,不再爬上爬下了。他整个人看起来轻松又愉快,相对之前对着妈妈大发脾气,现在的他乖多了。妈妈把他抱起来,他也愿意腻在妈妈怀里,不再挣脱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杰杰忽然又对桌子底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要钻到桌子底下玩玩具。有了前面的经验,妈妈这次就没有制止他,只是提醒他注意不要碰到脑袋。
分析:刚学会走路的小杰杰,终于可以自由地探索了,他既兴奋又紧张。他从沙发上爬上去又爬下来,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空间探索、实践。因为未能掌握要领摔倒而焦虑不安,又因为妈妈的阻止与不理解而烦躁,直到终于熟练掌握技巧,“征服”了沙发,他才开心地笑了。
孩子看似“叛逆”,看似“不听话”的行为,实际是孩子从一个阶段成长到另一个阶段,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当他掌握了这个阶段的技能,他就会从叛逆变回那个听话又乖巧的孩子了。
孩子“特定时期”的教育方法
亲子间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特定时期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比如孩子正处在空间探索成长期,爱爬上爬下,你去阻止他,相当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设置了屏障,他当然会发脾气,不听管教了。
所以,管教特定时期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以下两点:
①不要在孩子消极的时候去教育他
孩子从一个成长阶段走向另一个成长阶段,会经历:焦虑到平静的过程。正如我们大人学习新东西,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从紧张到平和一样。
孩子刚走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内心肯定是紧张而不安的。不断尝试和失败的经历,也会让他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这个时候去管教他,或者训练他学习其他新技能,必定会引起他的反抗,亲子间的教育问题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出现的。
但是如果孩子已掌握了这个成长阶段的技能,已进入了平静期,父母这个时候去管教他,就容易得多了。所以,了解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哪个时期是管教的关键点。
例如:宝宝刚开始学习吃饭,他是紧张的。他试了很多次都未能用勺子装起食物,这令他很有挫败感,这时候他处于消极的状态。
他尝试不要勺子,用手抓起食物来吃。妈妈觉得用手不卫生便阻止了他,他变得焦躁起来,他生气地食物拨到了地上。当妈妈允许他用手抓食物后,他又开心了起来。而且当他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妈妈把勺子递给他,他很容易就接受了。
所以,不要在孩子成长阶段的焦虑期去管教他,而要在孩子掌握了这个阶段的技能,进入平静期再去管教,这样就能达更好的教育效果。
②对孩子作出有积极意义的引导
虽然孩子在特定时期的某些行为是“正常的”,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任由他“无原则”地发挥。我们还是要对孩子作出有积极意义的引导。
举个例子:5岁的哥哥发烧了,妈妈为了照顾他一整晚都没睡好,天亮了才刚刚睡着。2岁的妹妹起床后就固执地要进房间找妈妈。爸爸拦住了她,并告诉她妈妈正在休息,不能打扰。
妹妹生气地推开爸爸的手,发起了脾气,但爸爸并没有因此就任由她胡闹,也没有放弃对她的管教。只是爸爸采取了更积极的引导。
爸爸顺势拉起了妹妹的手,放到了自己的胡子上,妹妹摸到爸爸的胡子就咯咯地笑了起来。然后女俩很自然地玩起了“胡子扎人”游戏,妹妹就忘记了刚刚要到妈妈房间的冲动。
进入特定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宽容,让他顺利度过各个成长阶段。同时父母也需要对孩子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作出有积极意义的引导,这样孩子的性格会发展得更好,也更易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