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有什么话都会和父母说,比如在学校和谁玩得最好,吃了什么,老师教了什么儿歌……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内心想法和接触的世界。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有什么事情情愿和同学、朋友说,也不愿意和父母说。父母问一句答一句,问多两句干脆就不出声了或问非所答。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呢?父母有没有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呢?
网上有人总结了几条孩子不喜欢和父母沟通的原因: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喜欢摆着一副家长的脸孔,喜欢讲大道理;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显得不耐烦,心不在焉;孩子表达个人观点时,经常被打断;只关心学习情况,不关心内心世界。
教育家周弘曾说过: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行为,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去管别人的想法、不去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沟通注定不会成功。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社会上、职场上学到过太多关于沟通的技巧,在长辈、朋友、同事、领导等面前,我们都会耐心地去倾听对方的谈话,就算不喜欢对方的谈话,也不会表现出不耐烦,我们都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但是对我们和孩子沟通时,倾听不是很理想。
沟通存在于交流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真正良好、有效地沟通,需要父母能够适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做出回应,尤其需要父母能够倾听孩子的声音。
那么和孩子沟通时,如何有效的倾听呢?
1.学会弯腰,放低身份,建立朋友型的亲子交流关系。家长和孩子经常聊天、谈心,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理解;你得到的,是来自孩子的信任和温馨。站在孩子的角度全心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平等跟孩子沟通交流。
2.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做到多听少说。让孩子说出完整的想法,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管好自己的情绪和表情,做孩子忠心的聆听者,只有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倾听时,才会敞开心扉对我们继续说下去,我们才会了解到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
3.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孩子遇到问题时,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让孩子有共情心理,然后用提问的方法引出孩子的真实想法,再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倾听作为沟通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沟通效率和结果,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亲子沟通就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