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娃回娘家,正赶上弟妹追着两岁的儿子:臭小子,你再闹一通试试?给我站住,今天不揍你一顿,你就不知道我是你妈。
小侄子迈着小短腿,一溜烟跑到我妈身后:我不,我就不。
侄子刚满2岁,据老妈说最近颇为叛逆:口头禅“我不,我就不”,“我就要……”常挂嘴边;想做什么就得做了才行,否则就躺地上大哭大闹;最近还学会了打架,跟楼下小朋友玩,一个不高兴就开始动手……
说了多少次,道理没少说,可娃一句不听,急脾气的弟妹忍无可忍,最近开始动手,时不时就得揍上一顿。
两岁宝宝太可怕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到了两岁左右,似乎特别难以管教:
“我”字当头
2岁宝宝把“我行我素”这个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娃穿衣服,娃:我自己来。
买了水果,娃一把抱住:我的,都是我的。
看到喜欢的玩具,一把抢过来:我要。
喜欢对着干,口头禅是:不
不管要求他干嘛,总是喜欢对着干:
宝宝来吃饭了,娃:我不。
要睡觉啦,娃:就不。
让娃往东,他偏偏朝着西一溜小跑。
一言不合就哭闹
2岁左右的宝宝喜怒无常,本来玩得挺开心,突然看到玩具想要买,不买就直接躺地上撒泼打滚儿,大哭大闹。
一个不注意就动手
几个孩子一起玩,一个不注意娃就开始动手,有时候连自己爸爸妈妈都逃不过。
本来还是乖宝宝的娃,到了两岁左右突然化身小恶魔,让爸爸妈妈们直呼崩溃:2岁宝宝太可怕。家长们对此采取的态度大多是哄,哄半天孩子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爸爸妈妈们被逼无奈,连哄带批评,再不管用,估计就是武力解决了。
但是武力解决真的管用吗?
2岁宝宝为啥突然叛逆?
当孩子第一次说出“不”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和自我尝试欲望也会达到最大。尽管在这个年龄段,他们还做不好什么事情,但是他们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探索世界、表现自己。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性需求,“我”字当头就是最好的体现,他们渴望通过表现自我来获得被人的认可,随着出现的还有被认可之后的自豪感,被别人尊重的自尊心,被人批评嘲笑的羞愧感。作为家长,你不能再把他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了,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让孩子出现特别明显的叛逆感。
有效沟通比揍一顿有用
很多家长特别关心一个问题:想让2岁左右的孩子乖乖听话,有什么要领和秘诀吗?
首先你得明白:2岁孩子可怕是有原因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上来一顿打,绝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没准儿还会让“叛逆期”的小孩更加可怕。这个时候,亲子间的有效沟通远比揍一顿有用得多。
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在《可怕的两岁》一书中,针对家长与2岁孩子的沟通,提出了“有效沟通三原则”:具体、简洁、命令。
语言具体
假如你自己在家带娃,你想做些家务,同时还想让孩子自己乖乖玩,但又怕自己注意不到,他自己有什么危险,你想让他:不要碰插座,不要爬桌子,不要光脚在地上玩……
作为一个母亲,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是对一个只有2岁的孩子来说,你的这些要求未免太多。孩子只有2岁,他不可能记住你说的那么多注意事项,如果你想让孩子听话,就只对他说一条具体的,比如你看到他在趴桌子,直接跟简单具体地跟他说“不准爬”,就可以了。
语言简洁
看到孩子光脚在地上玩,你会担心他着凉,但如果你对他说:不要光脚在地上玩,你会生病,还得去看医生,孩子听起来可能就是:玩……生病……医生……小小的孩子可能会误以为你要和他玩病人和医生的游戏,而你的提醒他可能不知所云。
所以最行之有效的做法是:直接告诉孩子:穿上鞋子或者从地上起来就可以,能用四五个字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四五十字去解释,原因很简单:孩子太小,他不懂。
命令,而非请求
很多家长在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会用条件作交换,比如:如果你从地上起来,我就给你吃糖。
这是一种请求,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会逐渐养成跟你讨价还价的相处模式,你会越发觉得孩子难以管教。与请求相对的是命令,如果你想让孩子做什么,直接跟他说:你该……,或者是在给你玩玩具之前,必须从桌子上下来。
与孩子的相处是门学问,面对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长应该如何处之?可以找过来人或者儿童教育类书籍多学学,研究透孩子的心理,处理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也会更加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