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养过孩子应该都有这种经历:原来很听话的孩子,到了2岁却突然怎么说都不听了。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让他撵鸡,他偏打狗。
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孩子2岁多时,从老家接回市里来住,结果是充分的体验了一把什么叫2岁叛逆期。
晚上吃完饭,小胳膊小腿的,自己爬到客厅的桌子上,学狗叫。怎么叫她,她都赖着不下来。说的严厉了,她就趴在桌子上装可怜,扭过头去不看我们,让我舍不得揍她。
再就是洗澡时候。那时候是冬天,在屋里开开空调,烧上热水给她洗澡。女儿玩的可是高兴,也是赖在水盆里不出来。这时候她已经会说话了,让她出来,她就奶声奶气的回答“不出来”。一边是气的要死,觉的她洗的时间太久了;一边又被她奶声奶气的可爱模样打败,舍不得对她严厉。
可以说,从2岁开始,父母才真正的称的上父母。因为以前就跟养个小动物似的,你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任何人都能胜任。
但是从2岁开始出现叛逆期这一刻开始,父母才真的面对正式父母要面对的问题,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办。不同的父母带来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一样。
孩子2岁为什么出现叛逆期
孩子之所以2岁会出现叛逆期,主要基于2个原因:
1、自我意识出现
2岁前的孩子是基本没有自我意识的。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科学家曾经设计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找来一群5-24个月大的孩子,在他们的鼻子上用红颜料点一个点,然后把他们放在镜子前。如果孩子有自我意识,能意识到镜中的人是他自己,他会用手摸鼻子上的红点。
经过测试:
15个月之前的孩子基本没有摸鼻子的反应,他们通常会被镜子中的形象逗笑,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对红点的特别兴趣。
只有那些15个月以后的孩子,才开始出现对红点的兴趣。大部分对红点表现出明显兴趣的处于18-24个月。
当然,确定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孩子2岁左右开始使用“我”的称呼。
因此可以肯定说,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2岁左右出现独立的自我意识,产生初步的身份认知。而拥有了独立意识的孩子便想控制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于是便不可避免的与父母的要求产生冲突,就显得不听话了。
2、原始本能继续发挥作用
虽然说,开始有了独立意识,但按理说并不一定非要与父母相对抗,因为他们也可能产生的愿望与父母的希望是一致的。
但不幸的是,这种一致的情况很少,因为它牵扯到2岁孩子的一个主要行为准则:追求快乐的原始本能。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理论,2岁前的孩子处于前道德阶段, 他们不能对行为的道德价值做出判断。
此阶段的孩子行为不是理智的,不是按照规则来行事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接触过各种规则,他们又怎么会理解规则呢?因此他们行为做事的唯一准则就是动物的原始本能,追求快乐。
所以我们会发现2岁的孩子想干啥就干啥,从来不在意别人的感受或者想法。比如他们看到想要的玩具就想拿,才不会管玩具是不是别的孩子的。如果不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就会当街撒泼打滚,才不会管丢不丢脸呢。
父母应该怎么做
那么,面对2岁孩子的叛逆,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现在很多父母文化水平高了,接触了很多所谓的先进育儿理念,对孩子采用尊重平等的教育方式。于是当孩子犯错时,他们喜欢用跟孩子讲道理,沟通的方式。这种尊重平等、讲道理的方式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好,满足了孩子的自尊,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是对于2岁多的孩子却并不适用。
因为我们讲道理的方式,是建立对方理智,也是讲道理的基础上。但是对于以追求最大欢乐为本能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讲道理吗?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又怎么会跟父母讲道理呢?父母跟2岁的孩子讲道理就好比在对牛弹琴,当然讲道理的方式也就不管用了。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育2岁的孩子呢?其实很简单,两条就够了:
1、和善而坚定的制止
当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父母不用跟孩子讲大道理,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父母只需要出手要坚决制止。让孩子明确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比如孩子抢别人的玩具,父母可以从孩子手里拿过抢来的玩具,还给别人。如果孩子还想去抢,父母就抓住孩子的手,不让他去。除非孩子想玩别的才放手。如果在制止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哭闹不止,父母觉得没有面子,不好教育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带离现场,比如带回家,然后告诉孩子,你这样做不对,你下次再这样,我还会把你带回家,不用玩了。什么时候你知道注意了,我们就可以在玩。这样制止几次,孩子就懂了,“我在这样,妈妈就带我回家”,他就老实。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止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用色厉内荏,高声大喊,表现的十分愤怒。父母只需要表现的比较郑重,态度相对严肃,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制止行为是认真的,不要让他以为你是在跟他开玩笑。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内心,告诉他们:父母只是制止你的行为,并不是不喜欢你。
2、适当的惩罚和奖励
既然2岁的孩子以动物本能为行为准则,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训练动物的方法训练孩子(虽然不好听,但是事实)。
对于我们鼓励的行为,当孩子出现此类行为时,父母就需要表扬鼓励,甚至奖励;对于我们禁止的行为,我们就需要批评,严重的不良行为可以采用适当的体罚,让孩子长记性。
因为2岁的孩子不懂得各种规则,善恶,所以他们判断行为的好坏是以结果为导向。当父母表扬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当父母惩戒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惩戒的越严厉,他们越会认为错误比较大。
因此,对于2岁的孩子,该惩戒时就要惩戒,千万不要打着尊重平等的旗号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只会觉得错误比较小,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