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没有责备孩子,从管理员那儿找了块抹布就开始擦。那个小家伙也看似很蒙,楞了一会儿也跪在地上开始帮妈妈擦。场面特别温馨,周围的家长和小孩子一起鼓掌给这个勇敢的小朋友,小朋友从地上爬起来还跟大家鞠躬道歉:“真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有的小朋友上去拥抱她,有的孩子还拿起抹布帮他一起擦。周围的看护孩子的家长都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这么小就有这么好的家教。
其实是这样,父母的行为往往让孩子在人生的起点学会了该怎么做,在孩子的判断善恶的能力没有形成之前,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父母的日常行为是孩子行为的模仿对象
很多家长因为自身的修养不够,往往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损坏了公共物品不主动赔偿、为了自己方便而闯红灯、抄近路,这样的日常细节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时候,家长不阻止,反而百般为孩子开脱。
其实孩子的言行举止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如果孩子想结交到素质更高的人,他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这些小事往往是素质更高的人的交友的检验标准,这些简单的内容都做不到的话,孩子就无法交往到这些人,人家直接就把你剔除在外了,这跟金钱的多寡、学历的高低无关,本事就没有素质的人,是无法走到更高的层次的。而孩子一旦形成这种习惯,想改都很难了。
第二、家庭是否和谐是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很多问题儿童的产生就是因为从小家庭的影响,父母争吵、家庭暴力、婚姻质量不高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长期在这种父母的影响下,孩子的性格发展就会扭曲,不知道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结交陪朋友,这种影响甚至会到了孩子的婚恋期才能显示出来,他不知道如何掌握在婚姻中的角色,往往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说,孩子的一生都会在修复童年形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家庭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孩子养成了什么习惯,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自己很难改变,习惯一旦形成了,就跟一个名片一样,与人交往的时候,无论你有多善良、多热情、多质朴,但孩子的行为习惯不被人接受的话就会陷入孤立。
孩子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好的习惯,就无形中被孤立,感受不到同龄人的友谊后,孩子的性格就变得非常的孤僻和自卑,虽然表面上自己装得无所谓,但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性格发展决定了孩子将来的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现在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各种培养,但在教养方面就很忽视。比如说为了孩子学习家长可以一掷千金,各种才艺的培养、各种品牌的外在包装、有的孩子甚至很小的时候就能说流利的外语,但是家长各种宠爱、各种纵容,让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没有教养的结果。
孩子的言行往往表现为不懂得换位思考,自己就是老大、就是世界的中心,往往粗俗、傲慢、自私。这样的孩子无论成绩多好、外形多漂亮、智商多高,与人打交道时间长了,往往就会露出自己的本性。
说实话,这种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限的。俗话说,要做事先做人,把人做好了,在社会上发展的时候往往比学历更重要。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教养,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以身作则
不说教、不训斥孩子的家长,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敬,即便是犯了错的情况下也能够平静的接受批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当着外人,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特别是当着同学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孩子尴尬的时候,家长要能体谅孩子的心理,不管怎么任性的孩子,这个过程都是需要慢慢纠正的。
家长的态度要坚决,明确的说不行,然后其他教育孩子的事情回家再说,不要在公众场合就开始没完没了的。
第二、就事论事
失败的教育往往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放在一起说,教育孩子不要这样拖拉,给孩子明确指出哪儿做得不对,下次知道怎么做了就行。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否定孩子的所有,而本身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到发现后果了就拉扯出孩子以前的每一件事,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没有作对过什么,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第三、换位思考
不仅仅要求孩子要换位思考,家长也要换位思考,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接受的程度,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决定,让自己冷静下来再纠正孩子。实在是情绪混乱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要做,让孩子冷静一下,自己也冷静后找合适的机会跟孩子平等的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更好的展示出自己的能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