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磨蹭怎么办

估计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这些情况:

·早上7点就开始喊孩子起床,孩子非要磨磨蹭蹭弄到7:30,有的甚至直接赖床到8点,导致孩子上课去的时候被老师训;

·明明中午不到12点就已经做好了饭,但是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非要打开电视,结果孩子又磨磨蹭蹭吃饭吃到1点多,饭菜早就凉了;

·孩子下午4:30放学,6:30吃完饭开始做作业,明明只有两张的作业,结果能够磨蹭到晚上10点还做不完;

……

好像天下的孩子都一样,总是能够将所有的事情磨蹭的做完,不仅惹得家长着急上火,孩子自己最后也不高兴。

 

孩子磨蹭的原因

俗话说“十个孩子九个磨”,磨蹭几乎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让众多家长颇感头疼的问题,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呢?主要的一些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磨蹭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美国临床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过:父母的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无条件爱他,不提任何要求,不谴责他,无论他有什么缺点。

当父母责怪孩子磨蹭的时候,从一个百般呵护孩子的守护人,变成了整体责怪孩子的“怪兽”,孩子心理是不接受的,他们会寻求反抗,并且期待自己的反抗有效,重拾心中的安全感!

并且,在当今应试教育环境下,成“山”的作业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家长和老师又严格的要求孩子高效率的完成作业,这就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反正也做不完,不如慢慢做好了”的心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磨蹭也成为了应试教育下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孩子想要用磨蹭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学业压力。

2、习惯没有养成

《你的大脑决定你的行为》一书中:磨蹭也是存在一种内在心理机制的,和先天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还是与后天的养成习惯有关。

研究者认为0~6岁是孩子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一阶段自己总是遇事不急、做事磨磨蹭蹭,没有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意识培养孩子果断、迅速的做事习惯,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磨蹭。

 

3、孩子没有形成自己的时间节奏

儿童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孩子在两岁半之前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无法有效地分清现在、过去、将来。

等孩子到三岁左右的时候才会对时间有初步的认知,等到7岁的时候,孩子才会开始慢慢的分清时间概念,但是一定程度上,这只是代表着孩子对于时间有了认识,并不代表孩子已经独立地形成时间的节奏。

 

一定程度上,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做事磨蹭的阶段,但是当孩子越发地清晰到时间观念,形成自己的时间节奏,做事方法时,孩子就会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做事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加速”,很容易就会导致孩子陷入“时间的漩涡”当中,之后变得越发的磨蹭。

 

4、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就会出现磨蹭的情况。

例如孩子在做作业时喜欢东瞧西看,没做一会儿作业就开始想要进行吃东西、喝水,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做事效率,导致孩子出现磨蹭。

 

面对孩子的磨蹭,家长应该如何做?

1、尊重孩子的磨蹭

刘墉在《我的四十堂亲子教育课》提到: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家长首先的是尊重,而不是纠正。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俨然已经成为了《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对着孩子这个“孙猴子”碎碎念,但是达到的效果却会大大左口。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可以适当的催促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界的生活节奏。但是生活当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磨蹭,主要都是因为家长在用自己的生活节奏来要求孩子的速度,这其实是反映出家长自身的焦虑。

 

并且,家长过多的催促孩子时,还会让孩子的自我能动性被削弱,让孩子更加不想要“加速”。

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不妨尊重一下孩子的规律节奏,让孩子能够保持自己的速度,慢慢进行完成任务。

2、培养孩子做事提前准备的习惯

提前做好准备,是抗击磨蹭的最好办法,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时常会陷入“先做这个?还是先做那个?”的选择问题上,而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浪费时间的。

《清单》一书中说:有人做事磨蹭,其实是他们没有提前准备好,准备工作不充分,当然做起事来磨磨蹭蹭。

如果家长能够培养孩子提前做好准备的习惯,那么当孩子在面临做事时,就不会陷入选择的矛盾当中,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做事的节奏中,实现更好的做事效率。

 

3、给予孩子做事的动机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东跑西跑、看电视、玩玩具,就是不愿意安安生生的坐下来吃一顿饭。

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已经没有那么饿了,对,吃饭这件事情已经失去了做事的动机,因此也更加不想要投入吃饭这件事情当中,所以才会出现故意磨蹭的情况。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确实发现孩子已经吃过了饭,但是吃了饭却很少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告知孩子:“你现在可以先看一会儿电视,但是如果一会儿还饿的情况下,就需要之后将剩下的饭吃完。”

给孩子制定“先……之后……”的做事规律,形成孩子做事的先后动机,孩子就会逐渐的形成这样的潜意识,之后也会知道自己上一步做完什么,下一步需要做什么的良好习惯。

 

4、明确磨蹭的责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莫索思·德里克说:孩子犯错,是因为预料不到后果。不努力学习的后果,上课迟到的后果,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家长嘴里的后果,跟孩子脑里的概念并不一致。因此,预防孩子犯错,莫不如明确犯错后的,可执行落地的责任。

家长在指责孩子磨蹭的同时,也应该明确磨蹭是谁的原因,结果应该由谁进行承担?

例如孩子上课迟到,那么家长应该理清是自己送孩子上学的过程中磨蹭出现了迟到,还是因为孩子早晨起床太晚,但是上学的过程中确实没有延长时间却还是出现了迟到。

如果迟到的责任在于孩子,那么结果就应该由孩子进行承担,如果迟到的原因在于家长,那么家长就应该进行承担。

这样之后,带孩子体验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时,孩子就会自主的改掉磨蹭的习惯,开始提升自己的速度,来减少磨蹭出现的损失。

一定程度上,磨蹭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每个孩子也拥有自己独立的做事节奏,家长可以适当的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慢慢的引导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提升孩子的做事效率,让孩子变得不再磨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下午6:40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下午6:56

相关推荐

  • 9小孩子老说谎怎么办(9岁男孩说谎怎么办)

    导读: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成年人尚且有时难辨是非黑白,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孩更是会对于一些事情难分对错,有时只需要我们的一次引导,就能把他们拉回正道。   …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29日
  • 20句超正能量的职场感悟语录图片

    20句超正能量的职场感悟语录图片(20句超正能量的职场感悟语录大全)   1、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

    生活习惯 2023年1月15日
  • 画个圈圈诅咒你搞笑句子

    画个圈圈诅咒你搞笑句子(画个圈圈诅咒你的意思是什么) 生活中的趣味标语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

    生活习惯 2022年12月4日
  • 孩子懒得起床怎么办(孩子早上懒惰不起床怎么办)

    孩子懒得起床怎么办(孩子早上懒惰不起床怎么办)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

    生活习惯 2022年7月11日
  • 戾气重的女孩的性格(戾气重的女生)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身处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难免会有戾气。 一般人都有戾气,但是也会适度调整自己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戾气…

    2022年5月14日
  • 关于环保作文800字(关于环保作文的精彩开头)

    关于环保作文800字(关于环保作文的精彩开头)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带给着生存的资源和条件,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环境,爱护好地球环境下面小编给大家…

    生活习惯 2022年7月17日
  • 孩子说脏话敏感期

    “臭妈妈,屁妈妈,打死你” “我不要吃了,这味道像屎一样” “你是白痴吗,大傻子” 宝爸妈们,你家3、4岁左右的娃有没有这样语出惊人过? 不到一米高的小人儿要么“撂狠话”,要么满嘴…

    2022年5月13日
  • 孩子别怪妈妈对你太狠心(妈妈对孩子说我讨厌你)

    孩子别怪妈妈对你太狠心(妈妈对孩子说我讨厌你) “妈妈坏,我不喜欢你了”,孩子发脾气时不仅说狠话,甚至咬人打人!这让很多养娃的家长很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办。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

    生活习惯 2022年8月1日
  • 怎样让孩子不撒谎有担当(如何应对孩子撒谎)

    怎样让孩子不撒谎有担当(如何应对孩子撒谎) 你遇到过孩子撒谎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机智]反了天了,这么小就会撒谎,长大了,还得了。一定要好好纠正,于是打,骂,严厉教育……最后…

    生活习惯 2022年10月14日
  • 一年级孩子用体罚树立行为习惯(小学一年级体罚学生)

    首先我们做家长的要搞清楚为什么体罚孩子?体罚孩子能解决什么问题?体罚后的结果是什么? 作为一个一年级孩子的父亲同时自己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带孩子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生活习惯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