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的父母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更为乖巧,形成一种“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的沟通模式。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他们也会有自我的思考,也会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去反抗父母。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亲子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孩子在三岁以后,有了自我的意识,慢慢的他们和周围其他人接触,就会越发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于是就会开始学会思考。
当然,他们也并不是全都思考父母本身的态度,而是对任何事情都有自我的判断。这时候甚至一些父母还会思考“自家孩子是不是太叛逆了?”。
或许有些时候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而父母却不自知,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出现较为暴躁容易激动,不能和父母更好相处,甚至形成亲子关系淡漠的情形,作为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
前几天闺蜜打电话向我吐槽说她家孩子:不知道这两天抽了什么风,每天回到家里面都是一种气汹汹的状态,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对爷爷奶奶大吼大叫。如果她批评孩子,孩子还会甩脸色给她看,直接冲到自己卧室里把门关上
看到这样的情形,闺蜜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因为在此之前,孩子一直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后来我问闺蜜是不是最近做了什么让孩子难以接受的时候,才导致孩子突然变成这样的,闺蜜表示没有,就算有作为父母还不能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01孩子为什么会比较叛逆?
确实在大部分父母的想法中,自己想要教育孩子就可以立马行动,从来不会考虑孩子的想法,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孩子在三岁后,他会进入一个执拗敏感期。
而到了6岁之后,他的自我意识也会比较明显,父母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有自我的判断,甚至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被认为是比较叛逆。
- 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
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便我们是孩子的父母,也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想让他们的思想和父母的思想统一化。
特别是父母身上表现出来一种个人主义思想的时候,从来没有顾虑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试想一下,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个总是强迫自己去适应的人,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应对?想必一定不会乖乖的顺从吧,那么孩子内心的想法,其实也是一样的。
- 孩子有了自我的意识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在三岁后,他就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或许在三岁之前,孩子确实会表现出来较为乖巧的状态,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是处于一个模仿的过程,他们通过模仿父母身上的行为,从父母身上获取一切。
只是一旦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孩子就会有自我的判断思考,虽然这种自我意识的萌发对于孩子较为有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发现自己所想的,和父母所想有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这个阶段他们也不会去礼让父母,甚至还会和父母抬杠,这其实就是孩子本身身体心理上各个方面的一种发展过程。
02父母喜欢做这3件事,孩子叛逆程度更高,别忽视
我们所说的其实就是大部分孩子,在和父母相处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但还有一些孩子不管任何时候都会比较乖巧。
而通过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以下几种方式来和孩子相处,那么孩子出现叛逆的程度就会更高。倘若父母一件没有做过,那么孩子和父母的相处也会更加融洽些。
1)父母喜欢把孩子进行攀比
你看隔壁家张阿姨的孩子,这次考试又考第1名,你看你呢?
怎么这么笨,下次再考倒数第一,你就别给我回来了。
都是去学书法,你看人家写的字那么好看,你再看看你的像话嘛?
这次考试再不考个第1名,真的太让我丢脸了,你都对不起我给你交的辅导费。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对自家孩子说过上面的话呢?孩子长大之后内心的噩梦总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听到这句话,他都能想起父母当时训斥他的面容。
实际上当孩子听到这种话之后,他们一定是以一种较为无奈的状态应对,如果父母长时间说类似的话语,就会让他们有反叛的心理。
2)父母总喜欢打骂孩子发泄情绪
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宝妈,都会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可是我们也都知道,生活中琐碎事情其实是很多的,如果宝妈长期处于这种较为封闭的环境下,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内心存在一些抑郁心理无法发泄。
而这时候孩子如果刚好做错事了,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宝妈们发泄地对象,而且有一些宝妈甚至还会养成打骂孩子的习惯。
看似是让自己的心情得到了放松,但实际上从另外一方面却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创伤。
对于孩子来说,他想要逃离这个家庭逃离,与精神崩溃边缘的妈妈,自然而然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也会较为叛逆。
3)父母喜欢替孩子下决定
说了你明天穿这件衣服,你怎么都不听呢?
这周周末下雨,我们那也不去了,上周说的游乐园有什么好玩的?
明天去你外婆家,让你朋友别来了。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总是以这种“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的话语来搪塞孩子,自己所说的话,孩子就应该听从。
加之父母供养孩子长大,对他们有养育之恩,所以父母觉得自己替孩子做决定,孩子就必须服从。
看似是父母对于孩子行使的一种管理方式,但实际上,却从另外一方面没有给孩子决定的权利。
对孩子来说,这就是父母对于他本身的一种压迫,而这种压迫久了,必然就会有反抗,那么孩子的叛逆就是他们去应对父母的方式。
03如何减少孩子叛逆的心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当孩子表现出来较为叛逆的时候,父母其实也是非常痛苦的,而且长时间和孩子争吵,也会让父母心力交瘁。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应该清楚,如何和孩子更好的相处,才能避免这种叛逆情绪的出现?
在生活中,父母也可以进行观察,了解到为什么有一部分父母能够更好的和孩子以一种平和的状态相处,自己却不行,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①平等的和孩子交流沟通
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尊重,虽然父母带给孩子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他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去强迫他们、压制他们、控制他们,而是以一种引导的方式去和孩子相处。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判断去规定孩子要做什么,而是和孩子平等的进行交流沟通,意识到孩子本身内心的想法。如果一股脑的替孩子做决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烦,那么亲子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恶化。
②认识孩子身上的优点,避免过度攀比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可是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每个人身上都是有优点的。
或许有些时候“优点的另一面是缺点,缺点的另一面是优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特点,并且进行一定的培养,而不是把孩子较为弱势的一面去和其他人较为优势的一面相比,这只会让孩子更加不自信。
除此之外,当被别人揭开伤疤之后,我们的想法是怎样的呢?必然是非常的痛苦,孩子其实也是这样。
父母这种所谓的攀比,将结果告诉孩子也是对他的一种“羞辱”,试想一下,我们会对一个曾经羞辱过我们的人有好脸色吗?显然是不会的,所以,认识孩子的优点,避免过度攀比是非常重要的。
③“爱”可以将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并不一定是一种白热化的状态,而应该更多考虑爱与温暖、爱与关怀。
我们也会发现,在生活中如果多对孩子表达爱意,那么和孩子的相处就会更为融洽。
长期以一种较为暴躁消极的状态,去应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矛盾就会越来越长久持续,甚至以一种不能解决的趋势发展。
孩子是我们最为亲近的存在,而父母也是孩子最为依靠的人,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在生活中多向孩子表达出爱意,相信孩子即使出现问题,也会和我们好好的解决。
④尊重孩子的决定很重要
当孩子慢慢长大后,他们也有自己的决策能力,即使出现了不好的结果,也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为了规避孩子所有可能面对的问题,而直接帮助孩子做决定。
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的时候,父母应该是支持的态度,等到他们失败之后,和孩子进行一定的探讨,这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如果连尝试都不让孩子去尝试探索,就告诉孩子答案,那么孩子不仅会怀疑答案,而且也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同时还会让孩子缺乏一种自由感。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孩子叛逆心理的出现,和父母的相处是有一定关系的。
所以,父母也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能只是单方面的从孩子身上找问题,指责孩子,这样才能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