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
如何做有效的沟通
一、学会倾听,允许孩子合适地宣泄负面情绪。
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二、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
真诚地作出反应,而不是敷衍,真实地表达父母的感受,而不是只有训导。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从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还比内容更重要。
三、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这是比较好的谈话时机,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父母便可润物细无声地转达其观点了。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批评不是攻击,批评只对事不对人,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批评,将批评转化为希望,这才是批评的最终价值之所在。
四、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通过讨论,方向会更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显得清晰、明朗,这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沟通的形式也需要多样化
一、定期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来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因而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二、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
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用“留言”的形式应该对年龄稍大点的孩子是较为合适的,可以接受的。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三、书信交流
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用书信交流?书信交流的一大好处是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压力,更能够把握分寸,更理性。用书信交流一般可以做到心平气和,思路清晰,条例完整,在书写中,思想被触动也将触动对方,心灵被净化也将净化对方——这是多么大的财富啊!
四、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以微笑将其保留。
沟通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沟通,让我们将生活的“垃圾”扔掉,将心灵的“垃圾”扔掉;通过沟通,让我们的家庭更温馨更和谐;通过沟通,让我们一同带着爱带着祝福带着希望进入梦乡,并以平静的喜悦去迎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