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新鲜,2岁就似乎一个转折点。
随着2岁的到来,娃似乎被人按下了某个新鲜的按钮,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需按照他们的“划定”来完成。
老是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较劲,一言不合就要开启“怒—吵—闹—哭”无限轮回模式 ……
真心猜忌他们可能是老天专门派来折磨妈妈的。但是,既然生下了,又不能“退货”,作为妈妈也只能把委屈憋回去。
光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啊,得有实战攻略才能解决问题。今儿,芽芽妈就实打实地给妈妈们一些管教的建议,尤其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管教,要从2岁就开始。
2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绝大多数妈妈可能不知道,2岁以后就是孩子行为规则形成的关键期了,立规矩最好从2岁就开始。
在2岁以前,你可以说孩子是“不懂事”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控制力都还处于发育的阶段,你有时候跟他们说一些道理,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
到了2岁以后,大家可别小瞧了走路还晃悠的他们。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客体自我”阶段,能够审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行为,并且热衷于通过观察、模仿去学习生活经验,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精明”。
也是从这时起,他们学习社会技巧和行为方式的速度空前发展,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都会想跟着学一学。这就是为什么两三岁的孩子,学规矩快,学会不守规矩、任性妄为也很快的最大原因。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就应该开始给他们立规矩,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
给孩子立规矩也有技巧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立规矩要讲究方式方法,别因此限制了他们烂漫的天性,造成心理负担。这里芽芽妈给大家几点建议:
01
规矩简单、明确、易懂
立规矩的过程就是父母抓住孩子犯错的瞬间,并且不断的用提醒、引导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所以家长要直接一点,比如:不能打父母、吃饭时不能看电视……
千万不要说的含糊其辞,比如:不要闹了、你能不能乖一点、别乱动……因为孩子天性如此,很难做到时时刻刻不闹、安静。正确的说法应该加上具体的场景,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要乱动”、“穿衣服时不要闹”……
家长坚持不断地重复简单、明确、易懂的规则,孩子才能明确并且接受。
02
立规矩,温柔而坚定
有时候,父母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显得过于随性。比如,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也没关系,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绝对不允许孩子看。
前后不一致的规矩,要么让孩子感到凌乱,要么给了孩子钻空子的机会。
对于父母来说,立规矩之所以难,一方面难在需要对抗自己对于孩子占有的本能,一方面也需要有客观理性的判断,什么规矩该立,什么不该立,如何立。
03
大声呵斥孩子是不科学的
很多时候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总是一声大喊,或者是揍孩子一顿,让他永远记住这件事。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是不符合人类大脑发展趋势的。人类在形成某种行为习惯或者建立某种规则时,其实是大脑的很多突触构建的一个过程。
我们成年人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来说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稳定下来。
孩子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要比成人快,但是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家长千万别指望一声大喊就能让孩子的大脑发生改变,这是不科学的,孩子也不可能做得到。
04
将是否题改为选择题
早上孩子不起床不穿衣不出门不不不不不……这一声声“不”就是在给家长的火气火上浇油,往往有的家长就开始“霸王硬上弓”。
与其闹得不可开交,不如换个方式:
起床后先吃面包还是先喝牛奶?今天我们穿黄色衣服还是红色衣服?
……
这样商量的语气是否感觉给了孩子充分的尊重?这样的问题能答“不”吗?
05
立规矩后父母要以身作则
宝宝是这个世界上模仿力最强的生物,他们会尽自己所能模仿、学习父母。想要宝宝遵守制定的规则,父母就要做到以身作则。规定宝宝不能玩手机,大人也不能经常玩。
想要宝宝能安安静静坐下来吃饭,遵守饭桌礼仪,父母就要先做到不看电视、不挑食、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