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亲子沟通的成功案例

 

说到犹太民族,开心果妈妈总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历史上的他们,基本都是流浪、散居,他们没有国家,没有土地,也没有所谓的政府,常年饱受战争之乱。总的来说,犹太人,是不受善待的。

但是,犹太民族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有800多名,犹太人就占据了超过五分之一。如今发达的美国,犹太人占据了2%,但是却占据了国家70%以上的财富。这个数据,无一不显示着犹太人的智慧。

除去数据,还有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年轻企业家扎克伯格爱因斯坦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乔治·索罗斯等等。

“海沃塔”亲子聊天法,成就了多少人?扎克伯格、爱因斯坦均受益

为何犹太人如此规模化的优秀?他们的大脑曾被研究,除去这遗传的基因,还有一样东西极为重要,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们的聊天方式。

很多人都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研究,而后发现,几乎所有的”精英家庭”,其亲子聊天方式都非常相似。扎克伯格曾经在采访中也说过,感恩父母和自己的交流方式,成就了自己。而爱因斯坦的家庭,也是这种聊天方式。因此,他们都是这种聊天方式的受益者。

而这种聊天方式,后来被称为“海沃塔(Havruta)”。

“海沃塔”,每一位父母都该知道的”聊天法”

针对犹太人的学习方法、教育方法,有人也专门做过整理。在2010年的9月,奥丽特·肯特,一位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有台教育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海沃塔学习理论》。

在这份报告中,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犹太人之所以智商这么高,在各个领域都非常拔尖,这和犹太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关,而这种教育方式,也长达千年,如今被称为”海沃塔”。

“海沃塔”的具体内容,其实一套聊天理论。他们的这种聊天,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而不是敷衍、无效的交流。

家长与孩子的”不走心”聊天,与”海沃塔”聊天法对比,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不走心式”聊天VS”海沃塔”聊天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还小,很好打发,所以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都不会报以正视的态度,更多的还是敷衍。

案例: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找妈妈哭诉自己的新衣服坏了。孩子哭着说:”妈妈,我的新衣服被甜甜弄坏了!”

“敷衍式”聊天

妈妈1:”坏了就坏了呗,妈妈再给你买一个!”

妈妈2:”甜甜估计也是不小心,算啦!”

妈妈3:”你自己不小心被别人抓坏衣服,怪谁?”

在这场聊天里,妈妈们大多扮演着一个”敷衍”的角色,她们忽视了孩子的真实心理需求,用转移注意力、安慰、指责等方式,去敷衍孩子。这样的聊天方式,家长式无法真正引导孩子消化自己的情绪,也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等以后孩子遇到一样的问题,依旧会手足无措地找家人哭诉。

“海沃塔”聊天

妈妈会先抱抱孩子,然后蹲下或者拉着孩子坐下,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新衣服坏了,是不是很难受?”(接受、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是的,妈妈,我可喜欢这件新衣服了,才穿了一次!”

妈妈:”你和甜甜发生什么事情了?”(理清事情真相)

孩子:”甜甜和别的小朋友赛跑,那个小朋友快追上甜甜了,甜甜就把我当挡箭牌,一不小心把我摔地上了,所以衣服坏了。”

妈妈:”甜甜为什么会将你当成挡箭牌呢?”(引导孩子思考)

孩子:”我和甜甜比较要好,她可能比较相信我吧!”孩子想了想,又因为好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开心了起来。

这种聊天方式,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家长在引导孩子思考。这个过程中,家长在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也在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海沃塔”聊天法,重在三方面

1、重在倾听

孩子哭诉,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多家长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孩子,轻易下定论,丝毫不在意,孩子想说什么。又或者,感觉在倾听,但其实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并不一致。

比如,孩子很开心地告诉爸爸:“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调到别的班了,我成了新的课代表。”家长可能会说:“他不走,你就当不成课代表。”

家长说的,是事实,但却深深伤了孩子。家长会想,难道要我倾听什么吗?确实,孩子告诉你的只是一个结果,在家长对他进行肯定之后,孩子会逐渐道出:老师为什么会在剩余这么多学生中,选自己做课代表。

有多少家长,会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

2、重在探索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吧,孩子写了一会儿作业,要求先看电视,再继续写作业。作为家长,你会如何说?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说:“不可以,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又或者:“可以看十分钟,看完之后,就必须去写作业。”

这样的聊天,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家长仔细想一下,孩子为什么想看动画片,为什么不想做作业?加上这个探索思维后,便可以让孩子去进行探索。

家长此时可以问孩子:“你想看什么动画片呢?它哪里最吸引你?”又或者:“做作业遇到困难了吗?妈妈是否能帮助到你?”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其实家长就是让孩子围绕一个主题,仔细地去思考。会思考的孩子,做事情才更有条理,并更有目的性、目标性。

3、重在支撑

在很多事情上,家长即使引导孩子去表达、去探索,但孩子依旧无法理解妈妈的苦心。此时,家长就要给到孩子有理有据的”支撑”,让孩子真正明白,我们的这段对话,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比如,孩子抄作业被老师责罚,孩子很委屈:“这些题目我都会,重复做来做去,不就浪费时间么!”这时候家长可能会告诉孩子:“你抄作业,就是错的!”

这样的理由,并不会让孩子信服,这样的对话,只会让孩子和家长不愉快。

但换一种说法,家长:”这些题你都会,你抄了,其他有同学抄吗?”

孩子:”我同桌看见我抄,她也抄了。”

家长:”你是很自觉地孩子,这些题目你都会,所以抄,但是你同桌可能并不会,但看见你抄,所以也跟着抄了。”

孩子:”可是,我只要管好我自己不是么?”

妈妈:”管好自己是第一条件,其次,你也要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不对?你看,你抄别人作业,被抄的那个同学,也因为你们受罚了。”

孩子:”妈妈,对不起,我不会再抄作业了。下次如果觉得题目实在没有挑战性,我就去和老师申请有挑战性的作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8:44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8: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