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工作中,曾经接触过一个六岁男孩多多,家长说他太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在家里经常不回应大人的话。但是,后来在跟多多的接触中,发现他跟老师还有同学之间交流都是挺好的。
一次我问多多,为什么在家里不愿说话。他说,因为不喜欢跟爸爸妈妈说话。问他原因,多多不假思索地说,“妈妈太唠叨,爸爸总是玩手机不理我。”
妈妈以为多多是性格有问题,而其实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有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不仅仅是孩子早期教育中,语言教育重要的一步,能够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也是亲子感情互动的关键。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大多数也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进行的。
亲子交流只是说话这么简单吗?可不仅仅是这样,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孩子从言语之间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而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告知父母。在这样的互动当中,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愈加深厚,并且也能够让孩子更有自信地去面对之后的同伴交往,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
“你会跟孩子聊天吗?”
这个问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家长,你平时跟孩子聊天吗,会去做这件事情吗?二是你跟孩子聊天,聊得对吗?使用的方法技巧正确吗?
为什么要跟孩子聊天?
【创设语言环境,增进亲子感情】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跟他有什么可以聊的呢?其实,从胎教开始,家长就可以跟宝宝聊天了。对于胎宝宝和一岁以下的婴儿,重点不是内容,而是语言的刺激,以及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抓住时机,适时教育】
相比喋喋不休的唠叨,或者是严厉的批评,聊天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抓住教育孩子的有利时机,能够更有效地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进行了。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很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6岁的阿姆斯特朗曾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月球上去。” 妈妈笑着说:“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回来,回家吃晚饭。” 许多年后,这个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从月球返回地球时,记者问他想说什么。阿姆斯特朗回答说:“我想对妈妈说,儿子从月球上回来了,我会准时回家吃晚饭。”
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孩子更愿意“听话”。
- 沟通的前提: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家长所要采取的沟通方式不同。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更喜欢听家长温柔的声音,以及适当的身体接触。尤其,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拥抱能够安抚其紧张害怕的情绪,会使接下来的沟通更为顺畅,孩子也更愿意接受家长的建议。
而对于逐渐长大,开始寻求独立的孩子来说,他会更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希望能够平等的对话。适当的鼓励、平等地讨论,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这时候,家长不仅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更要倾听孩子的想法。
- 沟通的技巧:真诚是关键,真心是良方。
不要觉得孩子年龄小,就敷衍孩子。也不要觉得没有事情的时候,或者孩子没犯错的时候,不需要沟通。沟通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聊一聊今天的天气,说一说今天的饭菜,谈一谈今天的感想。能聊的主题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向地,真诚地去跟孩子聊天。这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家庭成员间必要的沟通。
- 沟通的禁忌:禁威胁命令,宜鼓励引导。
即便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措辞,避免“你不要……”,“闭嘴”等威胁命令的语句。对于禁止和威胁,孩子不仅不愿接受,甚至还会产生叛逆的心理。
可以选择尊重关心的语句,比如“你这样做,会更好一些”,“要不要试一试”等。这样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也更为亲切,让孩子愿意接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世界的满足。重视亲子沟通,让慈爱和教育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