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
早上看到有一个网友提到一个问题:我的孩子特别执拗不听话,我动手打她发现她想打我,今早又发生冲突她掐住我的脖子,我该怎么办?
我并不知道这个网友家的孩子有多大,但是从这个反击程度上来看,我想应该是10岁以上的孩子,已经介于青春期之间了,才会反抗得如此激烈。
前几天也有一个朋友说:最近孩子天天在家上网课,总是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就玩游戏。这位妈妈特别生气,后来有一次在孩子洗澡的时候,就把平板电脑设上了密码,没想到孩子洗澡出来后拿起平板,发现进不去就特别生气,差点要把平板电脑摔了。
朋友的原话是:简直是要疯了一样!
很多父母会感慨,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像变了一个人,根本就不认识了一样。小时候乖巧可爱,听话,人人都夸,现在跟父母一天说不上5句话,整得像仇人一样。
二、
实际上,这也正是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 青春期的孩子逐渐有主见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精神的发育,已经能够掌控周围的一切。他已经不满足于自己总是被指挥。他迫切的需要通过很多事情来证明自我。
- 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有自尊心
就算连很小的孩子,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就已经非常有自尊心了。在jason小时候,我一直把他当成小孩子,不懂事儿,直到有一天,我在外面批评他时,他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总是在有人的时候批评我?
我当时觉得很好笑,因为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旁边是不是有人,毕竟都是陌生人,所以并不觉得会对孩子会有伤害,但是后来反思了一下,意识到,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无论对方是不是陌生人,被批评都是不开心的,所以从那之后,我也非常注意这一点。
- 最重要的一点是: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只会使孩子暗下决心,要更小心。
其实我们从犯罪心理学上就可以看到,惩罚是不能够阻止任何不良行为的,只会使罪犯在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的去掩饰自己的罪行,在孩子遭受惩罚时想到的第一个念头也是,下次一定要小心,而不是诚实和负责。
艾文 海曼博士说:“体罚教给孩子的是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一种途径,研究表明遭受惩罚痛苦的人,受到惩罚的人以及看人受罚的人都会这么认为。”
鲁道夫 德瑞克博士认为:“现在的孩子让父母和老师很难管理,现实要求我们采用新的方式去影响和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像打屁股打手掌,剥夺权利,贬低这类的惩罚都已经过时了,是不能够有效管理孩子的。”
其实每个父母可以回想一下,当孩子犯错误时,你如果第一句是批评他指责他,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反抗,或者是拿着眼睛瞪着你,而不是马上会说:我错了。
批评和惩罚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逆反心,就如同弹簧一般。
三、
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父母采用暴力的手段来迫使孩子去遵守,就会造成:
- 第一种后果,有可能出现开头那位家长的情形:孩子会反抗,并且和家长一起对打。
想想,这是一件特别悲催的事情!
之前曾经发生过13岁少年弑母的案件。就是当时母亲看他一直打游戏,用棍子去打他时,这个孩子开始激烈反抗,酿成悲剧!
- 第二种后果,就是孩子维维诺诺地答应,性格卑微。
之前在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中,演员杨烁和儿子杨雨辰一同参加节目,杨烁因为对儿子特别威严,被人称杨将军,儿子杨雨辰在他面前根本是一点不敢有违抗,即使是哭得不能自己时,杨将军说,你马上笑一个,杨雨辰马上就笑一个出来,和木偶一样,被网友们纷纷指责。
以上两种结果,我想任何一种后果,家长都不会喜欢。
四、
那么,如何用更科学的惩罚方式或者说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简单只是打骂行为?
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两位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她们合作完成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上市,这本书就被评选为被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图书”。
在这本书的“惩罚的隐患与替代惩罚培养自律的方法”中有她们有提到,面对孩子犯错误,可以用这些替代惩罚更科学的方法,分为6步走:
1.提出有帮助性的方法。
2.表达你强烈的不满。
3.说出你的期望。
4.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5.提供选择。
6.让孩子去体验行为的后果。
我们就以上面那个案例为例,如果你的孩子上完课或者平时总是喜欢打游戏,那么在替代惩罚的方面,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1.提出有帮助性的方案。
你可以这样说,看起来你很想玩游戏,这样我们约定好在上网课的时候,你就认真上网课。上完网课的时候,妈妈给你大概30分钟或者1个小时去玩游戏,而且每天都可以有这个权利。(这个时间由孩子和妈妈一起商定,其实孩子始终一直学习的效果并不好)
2.表达你强烈的不满。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孩子在我看你偷偷摸摸去玩游戏的时候,心里会特别不舒服。我很焦虑你的未来。但是你对你的未来现在可能还不太了解,妈妈并不是想说你或者批评你,只是我很担心你。
3.说出你的期望
你可以试着这样表达:妈妈希望你在做事的时候就要认真去做事情。你是我最爱的孩子,我希望你的未来会更好。
4.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列一个表格,把上网课的时间和玩游戏的时间都写下来,这样我们双方都签上字。你履行你的职责,妈妈也履行妈妈与你的约定。试试看,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妈妈也不会再骂你,该玩游戏时,你也可以安心玩,这样不是更开心吗?
5.提供选择
你可以试着这样表达:当你心里很想玩游戏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在该认真上课的时候认真上课,妈妈就会给我自由。越是自律就越是自由。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偷偷玩了游戏,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约定被破坏,可能面临着好久不能玩游戏了,想一想,是不是想忍一忍更好一些呢?
6.让孩子体验行为的后果。
通过这些对话,孩子的心里应该会有所触动。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行为肯定会出现反复性。当孩子又忍不住想去玩游戏,被你抓个现行时,不妨在他身边敲一敲桌子,用一种动作来提醒孩子,不要用愤怒的方式或者语气。
如果孩子就是不肯听非常执拗的话,这说明之前你们的亲子关系已经到了非常僵化的状态,需要先修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建立信任的链接后,才能有下一步进行。
在孩子出现其他问题时,都不妨想一想这六个步骤来替代惩罚。即使一次不行,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的谈话,这种谈话也应该是放松的氛围,而不是紧张状态下。
五、
在一次学校召集的家长会上,有一个孩子的现场发言特别的引人注目。他的父亲长期酗酒,并不管他,他的母亲已经改嫁,也不再关心他。他在学校里惹是生非,行为粗鲁。
他对大家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请倾听孩子的心声,我真的认为如果我的父母能够多听我倾诉而不是惩罚我,也许我会听他们的话,可他们总是管着我,我非常生气,为了反抗我就溜了出去。
如果他们对我友好些,少一些惩罚,或许情况不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这几天我也一直在听北京四中一位名师的课程,这位老师讲到一个理论让我耳目一新,他说父母的职责就是要搞好亲子关系,不要让学习或者是其他来妨碍孩子与你的亲密度。而孩子的学习是要交给老师的。
这个提法其实并不是说把孩子的全部都推给老师,也不是父母不负责任的表现。可以想一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始终是融洽的,沟通无障碍的,那么孩子对父母自然而然也会更听从而不是叛逆,这样,父母可以教导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习惯和品性,而有了这些好的习惯和品性,孩子的学习自然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老师管理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个孩子真正拥有的一切是他的家,做父母的应该多倾听少评判,孩子就可以与你有更多的交流。
永远要记住最重要的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好的亲子关系能修复所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