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亲子教育,都需要通过言语来表达,所以语言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家长通过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情感联结,孩子才愿意信任家长。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亲子沟通的问题,甚至陷入语言暴力。
其实很多孩子一开始是很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是什么导致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呢?
在《孩子来自天堂》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这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的亲子教育力作。帮助家长全面、系统地了解积极教育方法和技巧。
约翰·格雷长期从事亲子关系研究长达30多年,他发现积极的养育技巧可以改善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激励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天生具有的才能,逐步掌握取得成功所必须的技能。
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分享书中关于无效亲子沟通的4大原因,教大家4个可以化解孩子抵触情绪的技巧。
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自己在生活、工作当中最不喜欢的几种沟通模式是什么。
你能接受别人哪怕是你的上级,长期用斩钉截铁、强硬的命令式口气给你任务吗?
你能接受一个人包括你的家人,长期要求你对很多事顺从不需要自己有主见吗?
你能接受来自父母、伴侣的唠叨,每一个话题都重复3次以上的不停讲述吗?
这些你不太好接受的沟通模式,说不定你正在对你的孩子实施。你的孩子长期就在你的命令、要求、唠叨中慢慢变得不喜欢和你沟通甚至拒绝沟通。
只有善意地提出要求才能赢得比较善意的回应。这是成人中的沟通法则,当然也就适用于亲子沟通当中。
我们如果觉得亲子沟通效率比较低,那么可能是以下四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我们没有学会用请求代替命令、要求和唠叨。
这个问题的直接改变方法,其实只需要两个词语的替换就解决了,用“好吗”代替“能不能“。说“你帮妈妈端一下碗好吗?”不说“你能不能帮妈妈端一下碗?”。
不管你出于什么意图,当父母以被打扰、厌烦、失望或者生气的口气说“能不能”时,孩子听到的都是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你必须要去做这件事。
在你习惯了请求式沟通以后,也会让孩子对求助他人、要求别人的时候进行了沟通学习,对未来他的人际关系、两性关系处理也会相对成功。
比你“能不能”“可不可以”效果还差的就是反问。反问句不仅对孩子不起作用,还会使父母无法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传递除了负面信息,孩子就更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对孩子直截了当地正面提出要求,而是先传达了负面信息。
负面信息其实都隐含着否定和命令。想要获得直接的回应,你就得直接的、正面的提出要求。比如,不说“你的房间又乱了”而是说“你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好吗?”。
并且再要求提出以后不要再多做解释。因为孩子反抗你的时候,通常是因为你解释的理由。
我有一个朋友的小孩今年5岁,每天晚上都不想去刷牙,朋友每天重复的一句话就是:明天你要上幼儿园,刷完牙早点睡觉,快去刷牙吧。
每次孩子就会各种理由:明天是爸爸送我,我们坐车去,是不是不用刷牙?
到了周五晚上,孩子又会主动反击妈妈:我明天不用上幼儿园,我今天晚上不想刷牙。
在孩子没有合作之前,请求到内容简单明了最好。因为要求越简单孩子就越愿意合作。
格雷博士还用生活中男女相处的一些技巧印证了这个说法,大多数男人在回应女人的要求时,如果女人拿出一大堆理由说明男人为什么应该去做某件事,男人就会越反抗。
在孩子合作完成以后,再详细表述、解释孩子这么做是因为什么,反倒可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不管孩子多大,都不要长篇大论的对孩子说教,除非他们自己主动要求。
第三个原因:你在用你的感觉控制孩子。
感觉的分享要在同等地位的人之间进行。我们跟孩子或者跟很多人说话的时候都会用一个词:我觉得。
比如,当你怎样的时候,我觉得怎样,我希望你怎样,这种沟通模式在成人之间的交流,互换感受可能能起到作用,但是对隔辈交流就作用不大了。
父母是主导者,与孩子的交流自己的消极情绪,你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听你的或者希望他变得更好,但是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要为你的情绪负责,会因为你的伤心、失望而内疚,即使他有所改变,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叛逆。
表达、交流的负面情绪越多,就意味着你失去决定权、失去促使孩子合作的力量越多。
现在不是流行一句网络词语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给人的感受就是你要操控对方。
第四个原因:你不太会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面对9岁之前的孩子,一定要记住,多让孩子参与,多创造你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的机会。制造邀请的语境激发孩子的参与感。可以多尝试跟孩子说“让我们干嘛干嘛吧”。邀请语境让孩子更愿意合作。
9岁之后,孩子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执行能力,“让我们”这种邀请式语境可能作用不大了,但是你之前做的一切参与感培养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那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就为之后你继续进行的积极养育下个步骤打好了基础。
以上所说的这四个原因是对无效亲子沟通的大致分析。如果我们要最大程度减少孩子反抗、更愿意和我们沟通、更愿意合作,格雷博士又提供了心法:
1、倾听和理解2、准备和安排3、分散注意力和引导4、习惯和规律
想让发自内心的合作,就要倾听他们、理解他们、帮他们安排活动,让他们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
这四种心法对应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孩子:
第一类,敏感型孩子,倾听和理解是家长要对敏感型孩子的重点关注点。
敏感型的孩子比较脆弱、容易激动、多愁善感。他们最需要的是认同感,一旦认同感被满足,他们的改变意识、行动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敏感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解来化解抵触情绪,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很明确,喜欢倾诉、抱怨,如果你能帮他分担情绪,他们就很高兴。
很多家长可能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哪种类型的,在这里我多说一句书里没有提到的判断方法,喜欢阅读、写作、画画等比较向内的安静活动,或者有一点内向特质的孩子,一般属于敏感型。
倾听、认同他的感受、情绪,并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要重复他的失落和不舒服,这是化解敏感型孩子抵触的技巧。
第二类,活跃型的孩子,他们需要父母为他做好准备和规划。
活跃型的孩子不太关心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影响力更在意。很多喜欢跳舞、唱歌、表演,并性格外向、好强的孩子,属于活跃型。
他们关心的是做事的流程、细节、结果,如果我们能辅助他在“做”这件事上,搞定限制、规则和指导,这类孩子的抵触心理就会化解,而且能充分培养他的领导力。
让他们忙起来、消耗他的精力,鼓励他行动、肯定他的成功、原谅他的错误,学会私底下分析他的错误,是你给活跃型孩子最好的沟通模式。
第三类,反应型的孩子,他们需要分散注意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反应型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喜欢刺激性活动、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小孩。
如果没有好的引导、正确的支持,这类孩子就会缺乏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从小到大,他的生活就要多姿多彩一些,6岁之前,可以多用唱歌、家务、讲故事等来分散他负面情绪的注意力。
在7-14岁之间,帮他建立寻找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知道如何快乐做事、享受人生。
第四类,接受型的孩子,他们需要规律和节奏。
接受型的孩子更关心生活的规律、喜欢被剧透,期待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什么值得期待。对陌生环境、陌生人,适应性较差,喜欢按部就班、讨厌变化。
你要尊重他的规律,不要凡事都要催促,不然他会奋力反抗。挑一些固定的事情建立生活中的仪式感,表达的时候用“什么时间,我们会做什么事”来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接受型的孩子具有巨大的潜力,他们可以创造并且维持秩序,做事沉稳、踏实,非常善于思考。
尊重他的规律,并通过仪式感的建立来促进亲子联结,就能达到好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