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大概率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是为了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在以后能有更好的机遇。很多人都说,学习好要一直保持,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发展好。
事实并非如此,学习成绩好未来发展不一定很好,学习成绩不好,也不一定没有好出路,最近很多家长在闲聊之际,讨论到了一个热度很高的共同话题。
就是很多自己曾经的同学,当时还是班级里成绩很差的学生 现在竟然成为了自己家孩子的老师。对此 有的家长表示,甚是担忧,当时连他们自己都没办法养成好习惯,要是教孩子那怎么能行!
“曾经班级里的差生,转眼却成了自己孩子的老师”,家长表示无奈
家长都说,当时在学生时期,他们自己还经常违纪迟到,还有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都是班级里后几名,现在来教我的孩子,他能教好吗?
这种现象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教师群体中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学生时期并不是班级里成绩特别好,表现特优异的,当然 也有很多当时班级里的好学生加入了教师群体中。
由于家长当时和他们是同学,可能那个时期他们的行为和成绩,都让人难以信服,所以在后期,即使他们成为了正规学校的老师,作为他们老同学的家长,对他们的能力仍然抱有怀疑态度,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家长大可不必,因此过度担忧,那时候的成绩不好,并不能代表以后 ,既然他们能通过国家各方面考核,正式成为一名教师,那就说明他们具有足够能力,也是有充分实力去教好孩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于学习,也有的人在上学期间贪玩,但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在后期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在大学甚至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绽放光芒。
一时并不能代表永久,要对他人能力有足够的信任,不要太过主观而导致判断有所偏颇,放宽心,当年的差生一样可以教好孩子。
当年的差生都去当了老师,背后原因值得思考
一方面,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各类新兴行业不断崛起,职业种类也在不断更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师也许是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
对于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当老师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老师的薪资待遇相比于那些,计算机互联网行业或各类电子行业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就算老师工资待遇满足了条件,可那些人也不会意愿从事这方面工作,这样一来,更为那些稍微靠后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当年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能上到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并且在毕业后进入编织体内成为一名教师,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待遇,可以说是相当满足。
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乡那里上班,不仅工作相对放松,由于教师自身神圣光环,也就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
但是,这类现象的背后,却也隐藏着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如今我国国内很多高端人才不愿意从事于教育行业,这对于我国教育业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笔损失,很不利于促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培养下一代,这样我们国家才更有希望。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吸纳优秀的教学人才。可以在教师薪资待遇以及提高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应更好弘扬教师风范,彰显师德,让更的人在心底里更加尊重教师,让他们有更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语:家长对于自己班里曾经的差生成为了自己孩子老师,这一问题也应尽可能用客观眼光去看待,大家都在努力改变,既然他们能成为教师那就说明他们自身实力还是足够的。
今日话题:对于当年的差生都成为了老师这点,你是怎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