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家子正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才开吃没多久,儿子Piver就耷拉着眼皮轻声对我说:“妈妈,我想睡觉了。”
Piver在周末没有午睡习惯,一到下午就精力充沛、活跃度高,还总是不知疲惫地玩耍,所以吃饭犯困再正常不过了。
“你打瞌睡了呀,那怎么办呢?”我试着引导他自己想出办法来。
“嗯……那我去外面走一走好了。”说完,他快步走了出去,绕着宽敞的坝子走了两圈,感觉精神了些才又回到餐桌上。
这时,外婆发现他只吃饭没有吃菜,就提醒说:“Piver,今晚的菜很好吃,你多吃一点菜呀。”
由于Piver在打瞌睡,只顾着扒拉碗里的饭了,没顾到吃菜。他虽然也想吃菜,但外婆命令式的口吻让他有些恼怒,于是哼了两声,表示不满。
外婆倒不介意,可老公崩不住了,他直呼其名呵斥道:“Piver,你这样对外婆是不礼貌的,要吃就吃,不吃就好好说。”
Piver有些生气,扫向老公的眼神充满挑衅。
旁边的王叔又开玩笑道:“Piver,不吃就把你的那份菜给我下酒吧,正好我的菜不够。”
王叔虽是好意,想用激将法让Piver吃菜,可在孩子看来这话分明带着玩弄意味儿,Piver怎么会听不出来呢?
我心想,他该大发脾气了。
果不其然,Piver大怒:“我才不要给你吃,哼!哼!”
“你今天怎么回事?脾气这么大,信不信我揍你!”老公再一次大声斥责道。
Piver委屈地看着我,眼泪在眼眶直打转,样子极为可怜。
我拍了拍Piver的背,凑到他耳边小声安慰道:“妈妈知道Piver很难过,妈妈也知道他们这样跟你说话是不对的,咱不理他们,先吃饭好吗?”
Piver点点头,擦掉眼泪开始吃饭和吃菜。
我开始思考,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孩子变得暴躁、不愿意交流,真是他自身的问题么?
大人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大人的感受去代替孩子的感受
在亲子教育中,其实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家长没有同理心,没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造成的。
01 家长没有同理心,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交流
Rogers认为同理心是指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经验,敏锐觉察对方经验意义的改变。
我们接着分析Piver的问题,孩子吃饭犯困,想睡又想吃,本身已经很难受了,能在引导下想办法解决掉一部分的困意已实属不易。
而外婆的命令式口吻虽然让他有些恼怒,他也只是表示了一下,并没有发作。可Piver爸爸的指责,让Piver觉得没被理解,还被贴上“没礼貌”的负面标签,试问他怎么会不生气呢?
王叔那句“不吃就把你的那份菜给我下酒吧”,这明显是一句带威胁的话,仔细体会一下“不……就……”,再加上略带玩弄的语气,如果Piver不反抗我才觉得有问题呢!
没有同理心的家长是很难走入孩子的内心的,如果一遇到事情,就认为是孩子的问题,不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孩子怎么会愿意交流呢?
02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会报以理解,情绪不会说来就来
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里,邓莎在处理螃蟹的问题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大麟子将买来的螃蟹放入加了热水的浴缸中喂养,但没一会儿,螃蟹就都死了(年纪尚小的大麟子并不清楚热水会造成螃蟹的死亡)。
邓莎发现后,首先她想到的不是责备,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在后台采访时,邓莎说:“他(大麟子)觉得任何生物都是有生命的,就看得跟自己一样。”
所以在看到死去的螃蟹时,怕孩子难过,她第一步先浇水抢救。在浇水抢救螃蟹的过程,她时刻关注着孩子会不会过来,后面宠物狗跑了过来,以为是大麟子的邓莎被吓了一跳,足以说明邓莎有多怕孩子发现。
抢救无效后,担心大麟子会自责,她便把螃蟹收起来,再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去应对孩子,也就是告诉他是螃蟹爸爸带走了所有螃蟹,因为它们一家要团聚。
大麟子后面相信了邓莎,没有难过,也没有情绪,只是因为喜欢螃蟹而略微地有一些遗憾。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一定会报以理解的。
试试这几招,轻松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
当然,真正能做到理解孩子的家长并不多,虽然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在稳步提高,可大部分家长仍停留在说教的层面。
当孩子的情绪来临时,家长们要么是以暴制暴,弄得双方都不开心;要么表现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要么狠下心,直接放任不管。
其实只要用心,都能轻松搞定孩子的情绪问题,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 先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
- 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 孩子情绪平稳后再温和指正他的不良行为
- 家长不要有情绪
01 先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
上面说到在大家的叨叨声中,Piver显得极不耐烦,差点大哭,我轻声安慰了两句他便停止了纠缠。
为什么呢?
因为我接受了他的负面情绪,并与他共情“他们这样是不对的,咱先不理他们。”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02 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吃饭犯困已是难事,这个时候,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说教、批评甚至是指责,而应该“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
我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与他共情,Piver得到了理解,情绪自然能被平复。
这一点演员孙俪也非常认可,她在微博上就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深以为然。
03 孩子情绪平稳后再温和指正他的不好行为
大家可能会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因为孩子也有不对。
当然了,一些不好的行为确实应该受到限制,不然那就真成了溺爱孩子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对于Piver的问题,并非情绪平复了就算结束了。
事后在他状态良好时,我继续跟他交流。
“Piver,你还记不记得妈妈之前说过, 咱们如果不喜欢他们的说话方式,可以好好说话表示出来的,对吗?”
“可是他们太讨厌了,我不知道怎么好好说。”
“嗯,是很讨厌。咱们只要不‘哼哼’的,其它话可以不说,吃自己的饭就行了,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Piver点点头说:“妈妈我知道了,那你下次要提醒我,我怕我会忘记。”
我也点点头,并给他点了一个赞,然后没再多说什么,点到为止即可。
其实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只要耐心地引导,那些不好的行为他也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04 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有情绪时,家长不要也被孩子给点着,家长情绪激动时会不自觉地就成为强势的一方,而长期被打压的孩子,会自卑、怯懦。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中,何洁面对大哭不止的七宝,非常无奈。她一直试图劝说七宝停止哭泣,而当七宝哭着说要妈妈抱抱时,何洁却带着情绪一脸冷酷地拒绝“你要妈妈就先别哭,先停”。
后面在一遍遍质问声中,七宝终于停止了哭泣,何洁才接受了孩子的抱抱。
在这一场拉据战中,妈妈虽然赢了,可孩子的个性却被磨平了,长此以往,孩子只会在妥协中成长,对谁有利呢?
如果何洁在七宝哭泣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七宝要求抱抱时,直接温和地抱过孩子,相信七宝很快就能平复好情绪,那么再来“讲道理”效果是不是要好很多呢?
写在最后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是需要被接纳的,但某些不良的行为也是需要被限制的,只是顺序一定不要弄反。
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当孩子被理解,情绪就能更容易地被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