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奶奶见状,一边作势要用手掌打孩子的嘴巴,一边教育孩子不能朝别人吐口水。
结果,孩子笑呵呵地不以为意,还故意往奶奶身上吐了好几口口水。
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觉得,这孩子很没教养,朝别人身上吐口水,家长没教育好;第二反应可能是这孩子很叛逆,家长不让他这么做,他偏做。
那么,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吐口水的行为背后,影响什么样的秘密呢?
儿童心理学博士何洁说,像孩子这样的行为,正处于我们所说的,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他反抗的对象就是管教者。这里面,他的反抗其实是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一个方向。
也就是说,孩子不知道朝别人吐口水的行为是不好的。只是因为家长不允许,那么,我偏偏要这么干。
同时,人类科学博士沈尹靖也解释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他们挑战权威、挑战规则恰恰是为了找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点,跟规则的不同点,这样孩子能够凸显他的个性,他才能看到自己。
所以说,叛逆的另一面,也是孩子在自我成长。虽然在这个阶段,父母经常被孩子弄得各种抓狂、各种火冒三丈、各种不知所措,但孩子也在反抗和犯错中不断地成长。
孩子的叛逆怎么办?家长与其对着干,不如顺着孩子的天性,家长分情况应对,比打骂吼叫都管用。
01安全情况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如,他爱吃的东西,突然不想吃了,随他吧;过去喜欢玩的东西,现在不想玩了,也随他吧;想要自己折衣服,不让你折,要自己折,也随他吧……
在安全情况下,允许孩子适当的反抗,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家长何乐而不为?
02创造条件,让孩子尽可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生活中,如果孩子明明不够高,偏偏要自己按电梯,你就抱起他按吧;如果孩子想要玩滑滑梯,可以嫌弃滑滑梯会弄湿娃裤子,你可以自己先滑一遍,再让孩子玩吧;如果孩子总想玩遥控器,可你担心他把遥控器摔坏,你就找个坏的遥控器,让他玩吧……
在安全的情况下,但条件又不允许,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创造条件,允许孩子适当地挑战,让他尽可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使叛逆变得“有处可发”。
03规矩教育,让孩子有规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然一些行为,可以惯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为所欲为。当孩子做出类似“朝别人吐口水”,以及不尊重长辈、喜欢打架、说脏话、爱摔东西、任性胡闹、傲娇自私、狂妄自大等坏行为,家长就该好好执行规矩教育了。
首先,应该告诉孩子“什么事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如果孩子依旧不听,可以教育孩子“继续这样做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但要注意不要恐吓、威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