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以后,独生子女小N上的是混龄班。快上小学的孩子,天天哭着找妈的孩子,以及小N这样夹在中间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里一起成长。
一度,我们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小孩子本来就喜欢跟大孩子玩,小N尤其如此;她的语言发展比较靠前,跟老师也能比较顺畅地沟通。初入新班级的问题,因此消弭于无形。
然而,苍天绕过谁。
随着班里的大孩子逐渐毕业,小孩子大批加入,进入夹心层的小N,开始给我们出难题。
最近这半年的主题是,友谊和规则。
一群大孩子毕业以后,班里的role model缺失,剩下的孩子里,行为出格、音量最高的孩子最引人注意,于是小N不自主地模仿和追随。
偶尔去学校参加活动,我会感到焦虑,因为,那个叫小N的女孩,看起来几乎不是我的孩子。
她追在大点的男孩后面,说着她从来没看过的动画片的台词,比划着学来的动作,主题无非是打来打去。
她在班里的circle time抢着说话,不管是不是轮到了她。等真的轮到,她又故意说错。
概括说来,小孩子哭的时候,她眼睛红;大孩子捣蛋的时候,她也急红眼。
一开始,我们反思自家的养育方式。可是,在家,没人奋力鸡娃,她既有自由玩耍的时间,也有我们的陪伴;出门,她跟朋友家的孩子相处也很有爱、随和,只要一起玩就高兴。
“自查”查不出个所以然,我们就尝试跟老师沟通。也听老师的,让她拿更多的主意,帮助、鼓励她自理并承担更多的责任。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在家和出门都没什么异常,一到学校、一面对老师,还是故态复萌。挑战规则,争夺注意。
我们计划先顺其自然,看会有什么结果。
结果是,老师有老师的惩罚方式,而她已经有了面子和尊严的感觉,所以经常感到严重受挫;而她追随的大孩子呢,不那么经常“欺负”她了,但前提是她接受管制,让渡权利。
更要命的是,除了幼儿园,她在其他的课上也开始寻找能带她“捣蛋”的伙伴,如果没有,她就自己来。
四岁的小朋友,会进入第二次叛逆期,老师告诉我们。
理论上是接受了,可是,为什么别的四岁小朋友,没这么“叛逆”呢?我们还是觉得疑惑。
何况,有些问题也没法通过学校老师得到答案:我们应该将她直接抛入丛林,去习得弱肉强食吗;老师是否观察到,她这些行为后面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还有,在学校之外,为什么在课外班上的表现也不好?毕竟,仅有的几个课外活动,不是让她跟小伙伴一起玩,就是她自己选的兴趣班,而且课外的老师,都非常有爱心。在她看来,参加这些活动,就是去有更多小伙伴的游乐场,偶尔生病我们不让她去,还非常失落。而且,课外班上,并没有她特别害怕的孩子。
意识到这件事不是着急就能弄明白的,我接受了现状,不再急于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而是一边继续她正常的日程,一边观察,看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她平静和开心。
这个时候就感觉,小N还是我的孩子啊,因为很容易就观察到了:
- 跑过来求表扬的时候,要表现得比她还兴奋:“你上次还不会跳呢,看这次动作跟老师一样,跳得也好远!”
- 自己哭的时候,要凑过去,轻轻抱住她:“我知道你难过,其实,我们大人也会这样。你想说的时候,告诉妈妈,妈妈能帮助你。不想说,就再哭一会儿,没有关系。”
当然,不是每一次都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动作。但是,我总算知道了,她要的,不过是一点理解和同情——就算是大人,也会想要跟亲密的人去显摆;也会在难过时,渴望一个不问缘由的拥抱。更重要的是,她做的那些看似毫无必要的事,很多时候,也只是想要融入群体,换来友谊。
她要的是“被看到”,只是还没搞清楚场合,也没做好当一个大孩子的准备:即便没有关注和表扬,也有动力做好一些事情;大多数时候,能够管住自己,能够有等待的耐心,能够和不同的人玩耍。
虽然理解了小N,但我并不敢,也不能去给她织一张过于绵密的保护网,让她误以为所有人都会温和友善、包容她的任性。于是,我继续留意不同老师的引导方式,并注意观察小N和她同学的反应。
XX老师不苟言笑,只表扬最符合要求的孩子;XX老师会扣积分牌,缺了就不能换玩具;XX老师,会让每个孩子依次站到所有人面前表现;XX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小组PK;还有XX老师,直接无视淘气的孩子,或者让不守纪律的孩子坐边上甚至出教室。
而即时效果是这样的:
- 理论上长远效益最佳的“自我驱动”,即“我对此有很大兴趣,且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小N似乎不太起作用,因为除非老师特别关注(实际难以做到),不然仅凭孩子的记忆和逻辑能力,很难去跟她自己做比较。她衡量是否进步的标杆,是此刻在眼前的老师,而老师总是比自己厉害。
- 理论上要慎用的“外在激励”,最立竿见影。不管是开架展示的可兑换礼品,还是老师热情洋溢的赞美,在多数情况下,都能让小朋友更加配合。
- 理论上不该用的惩戒,也缺乏效力。因为一般的惩戒会变成习惯不痛不痒,而升级的惩戒,明显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和她对老师的信任。
但是,即时见效快慢,与长期是否有益,并无直接联系。继续观察。
几个月后,通过对比“整体表现较好”和“整体表现欠佳”的情况,发现这跟小N得到的关注程度、感受到的无聊程度也有明确关系:
- 课外班,学生少、老师多,对每个学生投入的精力都充分;课程时间短,内容循序渐进,总有些挑战,也总有给别人做示范的机会。所以除了十分困倦的情况,小N大体还能配合。
- 幼儿园,老师少、学生多,而且因为要兼顾不同年龄的孩子,内容设置比较稳定,小N经常会感到无聊,注意力会被周围同学吸引,所以还是老样子。虽然老师说没啥事,但一开家长会,behavior是她唯一会跟我们讨论的话题。看了视频,捣蛋的时候,小N最开心。
所以,“治标”的方案来了:保证小N上课前状态良好,情绪稳定;选那些有公平且言出必行的规则的课;安排的上课内容有一定挑战但不是太难;我们(而不是寄希望于老师)及时关注到并告知小N自己的进步和变化。
虽然不易做到,但在她上小学前的这两年,尽量用这个方案做保障吧。
“治标”方案实行有一段时间了,变化最明显的,是我们自己——更有耐心,更专注于当下。而小N,在方案落实越彻底的课上,表现越好。
这让我更加坚信,想让孩子走到的地方,养育者要先努力跑过去。
至于治本,我没法一辈子去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或特殊照顾,更不能影响她的同学、同伴的行为。只能通过给她一个有安全感、有自尊的童年,为她提供心理上的支撑,让她知道爱就是站在身旁,去理解、去欣赏。然后,努力帮她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能够自我肯定,心有所依。
明天能前行到哪,我们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