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出现3次叛逆期,分别是2岁、7岁和12岁。只要父母注意把握孩子这几个阶段的情况,处理好了就能多省心。
2岁左右
心理原因和表现
很多人觉得奇怪,孩子才两岁大,刚学会走路说话没多久,怎么叛逆得起来。这里提到的叛逆,不是指反抗大人,而是自我成长意识的崛起。人有突破自我的本能,比如孩子因为矮拿不到桌上的玩具,为了满足自己,即使摇摇晃晃地踩着小凳子,也要拿到玩具,这就是一种自我满足。
比如:他会为一丁点儿事就乱发脾气:被禁止吃一块糖,你拒绝把手机给他,或者只为了你让他停下手中的玩具而来吃饭,他就变得出奇的暴力,哭闹得昏天黑地,而且此时正是他开始说话的年龄,他甚至会说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话:妈妈坏,讨厌妈妈之类。
妈妈感觉自家的孩子成为“熊孩子”,这并不是性格的原因,只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等到孩子学会了新技能,有所突破之后,还是会成为父母的乖孩子。因此,当孩子想要自主吃饭、开门这些事时,妈妈要试着去顺从他,孩子力不从心时在后面帮一把,这样获得满足感之后,孩子就又度过了一段成长期了。
下面还有更多办法等着你阅读哦。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第一步,家长自己保持冷静
这是正常的孩子举动,人性弱点,不要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以及无端去找寻自己教育的错误。
如果您大声喊叫,只会火上浇油。也许他会因为你的暴力举动而停止哭闹,但是内心深处他会更加没有安全感。
第二步,家长嗨起来,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来,我们来听音乐!我们来跳舞!”如果他还是不理睬你,那么您可以自己先开始,如果这样还不能让他平静,让他自己回自己屋里生闷气吧。和他隔离一段时间,当他开始平静下来,重新和他在一起,“现在我们可以出门玩了吧?口渴了吧?”
第三步,无论在哪里,都要保持您的一惯做法
不要说在家中这样,在公众场合,您就不得不迁就孩子。否则,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加上愤怒简直可以培养出一个好演员。拥有众多观众的注视,那么,他就犹如找到了保护伞,他会变本加厉地哭叫。如果孩子当众哭闹,马上隔离孩子和众人,尽快把他带回家。
避免让他跟您对着干,每次尽量给他一个选择,比如面对早上不愿去幼儿园的孩子:咱们去幼儿园,还是上医院?
最后,别忘了安慰孩子
每次哭闹之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经历了一场身心疲惫的斗争,哭喊后还要伴随几分钟的抽泣,此时应该让他放心你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改变,轻轻的拥抱让他忘记刚才的不愉快。最后,安慰孩子,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感受,他有权利生气,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你的决定。
总而言之,对两岁的孩子既要理解也要守住底线
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并不是在反抗大人,即使孩子刻意地东奔西跑,父母带着可能会觉得有些累,可是还是得给予理解。对孩子来说,主动探索世界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父母不要觉得只有听话的才是好孩子,孩子愿意主动成长,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当然,理解之余家长也要守住底线,孩子会提要求,但这些要求需要受到限制。孩子已经有了汽车玩具,看到别家孩子有机器人玩具,又哭闹着要求父母买。孩子年龄小,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玩具,往往玩几分钟热度就消退了。父母不要孩子提要求就满足,学会拒绝,这段原则性的时期父母要把控好,不然把孩子养得太贪心,烦恼的还是父母。
7岁左右
心理原因和表现
7岁的孩子已经升入小学,开始学习课程知识,思想也渐渐丰富起来,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完全听从父母的建议行事。比如今天是不是需要穿外套,是不是需要拿伞这些事,他们都想自己决定。妈妈可能觉得天气太凉,要多穿点。但孩子认为,多穿少穿不那么重要,关键还是得有“风度”,如果和妈妈意见不合,还可能会产生反抗情绪。
如果您的孩子已过7岁,可看看是否有如下表现:
1、带有破坏性或者攻击性的行为。此时的孩子喜欢砸摔玩具,在墙上乱写乱画,故意把上课要用的课本一页页的撕掉,和班上的小朋友吵架动手。当家长对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批评时,孩子非但听不进去,而且还会和家长对着干,越不让做什么,非要做什么,且破坏性极强。
2、和家长对着干。这是6-7岁儿童叛逆的最常见表现,家长让写作业,孩子通常是在玩,管的越严孩子越掉链子,家长说的狠,孩子叛逆的越严重。
3、不断的破坏既定的规则。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或者学校会制定一定的规则,但是叛逆的孩子会不断的去试图破坏这种规则,比如规定上课不允许讲话,他偏偏要不断讲话;明明规定只允许吃半颗糖果,他一定要想尽办法偷偷的吃掉另外半块。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第一步,家长还是要冷静
有时候孩子莫名其妙的会出现破坏性的行为、和家长对着干,很有可能是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这种行为没有起效果,自己也没有兴趣再叛逆下去了,甚至有些孩子还会主动的去和家长示好。
第二步,正确引导
比如:孩子有可能是因为内心烦闷要发泄出来所以会叛逆,那么家长就正确引导孩子使其用正确的方式发泄。比如:他内心委屈,那么就想办法让他说出来。
第三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孩子自我意识变得深刻之后,会更重视自己,平常的一言一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时候父母不要还只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信任他们,给他们自我选择的机会。孩子想买哪些衣服,想报哪些特长班,尽量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这样孩子开心,也就不会和大人产生冲突。
12岁左右(青春期)
心理原因和表现
父母说两句,孩子就不开心,这是青春期孩子的通常表现。原本乖巧的孩子,一到这个年龄阶段,性格就会开始大反转。13岁以前,是大家眼里的“乖乖女”,好学生打扮,牛仔裤加短袖。最近,孩子性情大变,先是烫了头发,又开始穿超短裙。想想就知道,母女一定会吵架。由于孩子成绩没受影响,家长都不知道怎么说她才会好。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表现出三个并存:
1、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
12岁的孩子,会表现出成人感,自己逐渐有了独立的意识,虽然在生活上,对于家长还是会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如果家长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干预的话,孩子会产生厌烦,不会听取家长的意见,然而,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又不得不依赖家长。
2、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
这个年龄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在别人眼中,也应该以大人看待自己,渴望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做事的时候,会模仿成人的思维方式,但是,却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出现较大的盲目性,表现出孩子的稚气。
3、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孩子逐渐进入叛逆期的时候,会出现对待他人的性格和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孩子需要找一个发泄对象,诉说自己的心事,但是没有适合的诉说对象的时候,孩子会比较封闭,只能通过日记等记录心事。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一句话:请家长不要再控制12岁以上的孩子
孩子上初中后,各方面能力也在成长,这时候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已经减小,在他们眼里,父母也许没有以前认为的“强大”。通过不断的学习见识,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之后,他们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父母如果还是按照老套路要求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思想落后,进而产生代沟,双方很难进行沟通。父母要改善这种关系,不能再继续控制、要求孩子,而要从改变自己做起,理解孩子的想法,放手让他们去做。
孩子会叛逆,必是事出有因。父母不要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到,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人要成长,肯定会经过一段时间迷茫和适应期。不要打压孩子的叛逆,试着去理解和接受他们吧。